- 相關推薦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之我見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我國現階段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命題,各地也進行了頗有成效的實踐探索。在這種大的背景下,伴隨著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的頒布,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必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找文章到范文先生網-www.baimashangsha.com-一站在手,寫作無憂!]
均衡發展是新時期發展義務教育的必然選擇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反
映了人們的期望、社會的要求和自身的需要,是新時期推動義務教育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是以胡錦濤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重要治國方略。教育是相關利益群體最多的社會事業之一,教育公平也就自然地成為人們評判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對于“擇校熱”等問題,社會上談論的多,批評的多,給教育工作帶來極大的壓力,也給社會增加了不穩定因素。冷靜分析一下,出現這種狀況,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公平問題。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是國家提供同時必須予以保障的公共事業,其本質屬性就是公平,F在教育發展很不均衡的狀態,不僅無法滿足大多數人共同的教育需求,更嚴重的是還會促使教育的熱點問題持續升溫。應對這一現狀的唯一方式,就是從現在開始,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提供相對公平的教育機會和條件,使我們的義務教育,有條件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是緊緊地伴隨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步伐而展開的,宗旨就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讓人民群眾從教育發展中受益。2003年,針對愈演愈烈的“擇校熱”,**市首先從改造城區薄弱學校入手,遴選22所初中進行為期三年的綜合改革。截至今年7月,基本實現了城區薄弱學校改造。2004年,針對農村學!吧ⅰ⑿ ⑷酢钡恼w狀況,開始大規模建設九年一貫制學校。到目前為止,**市已經建成3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有20所正在建設之中,向近6萬名農村中小學生提供了優質教育服務,占農村中小學生總數的22%以上。2005年,針對城鄉教育質量差距過大的問題,開展城鄉學!笆掷帧被顒樱龅矫拷ǔ梢凰r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就組織城區學校對口連續六年支援,目前已有76所城區學校與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結成幫扶合作體,117名校長、教師在農村支教。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農村學校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學生開始受益,也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認同。
均衡發展是以均衡配置教育資源為基礎的共同發展
均衡發展既是一種教育思想,現階段更是一種有法律規范的教育實踐。包含著資源配置方式的變革,也包含著發展方式的變化。
義務教育是國家向公民提供的公益性社會服務,均衡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確保義務教育資源的提供者——政府,能夠向公民提供均衡的義務教育資源。在現實條件下,就是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這包括四大方面:一是均衡配置教育經費。實現校際間每名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配置標準的統一,校際間同職級教師工資待遇的統一。二是均衡配置辦學條件。達到校舍建設的標準化,學校間教學設備配備的標準化。三是均衡配置教師資源。形成教師在學歷、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和骨干教師數量在校際間的均衡分布。四是均衡配置學生生源。遏制擇校熱,落實“就近入學”原則。
人們的教育需求仍然處于不斷升溫的過程之中,教育均衡不是目的,通過均衡能夠實現共同發展才是硬道理。現階段,義務教育共同發展,應該包括四個方面內容:城區薄弱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區域內學校間的協同發展;城鄉間學校的協調發展;每所學校自身的特色發展。
均衡發展需要從多個角度構建起義務教育發展的新生態
教育雖然是一項自成體系、相對獨立的社會事業,但其發展的快慢和所能達到的水平,卻是由多個因素、多種力量共同促成的。為確保義務教育快速健康地走上均衡發展之路,需要整合相關力量形成合力。
**市委市政府三年來一直主導著全市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新《義務教育法》頒布之后,力度又明顯加大。不久前,由市委市政府組織召開了“**市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會”,出臺了四個關鍵性舉措:一是進一步明確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地位,把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作為**市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等三大奮斗目標的基礎性工程,要求各縣區政府要有方案、有措施、有人抓;二是進一步規定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投入保障,要求各縣區政府及時彌補改制學校恢復公辦后的經費缺口,教師的結構工資全額納入財政預算;三是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將全市“民辦公助”學校,全部恢復公辦性質,同時禁止公辦小學舉辦以直升為名的幼兒園(所);四是采取區域推進的方式,首先把城區全部納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綜合實驗區之列,市政府為此設立每年1500萬元的專項獎勵資金。
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需要法律的“強制”和“督促”,更需要當事人的“自覺”和“主動”。應該說,近年來教育公平的意識已經深入人心,當務之急是通過新《義務教育法》的宣傳和學習,樹立起事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水平的三大意識。一是共同行動的意識,也就是均衡發展義務教育不是哪一級政府的責任,是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共同的責任;不僅僅是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全力完成好的任務,也是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乃至基層學校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好的任務;不僅需要教育內部給予理解和認同,也需要家長乃至社會給予高度認同和支持。二是共同發展的意識,也就是教育舉辦者必須辦好每一所學校,努力教好每一名學生。三是共同資源的意識,也就是學校的教師和資源既是特定學校的教師和資源,也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資源,政府有權利對這些資源進行再配置。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需要外部因素的支撐,也需要內部進行一些實質性的改革。就**市而言,主要是通過三大政策來拉動教育內部的改革。一是目標導向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對近期目標提出明確要求,通過3至5年的努力,每所學校都達到“雙高普九”的辦學標準,實現同一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擇!眴栴}得到解決,校長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高,素質教育得到全面推進。二是強化落實的政策。為進一步推動教師校際間的流動,**市明確要求,各縣區必須做到校際間同職級教師工資待遇均等,起始年級每校交流教師的比例不得低于50%,實現“人走關系動”。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學時,**市在城市五區內交流教師1977名。為推動城鄉教師的有序交流,要求城市學校領導、教師下鄉支教不得少于1年,農村學校領導、教師進城進修見習不得少于半年,政府給予差旅費和生活補助,評教育專家的校長、評高級職稱的教師均必須具有相應的支教經歷。三是改革引導的政策。**市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要求改革既要有力度,又要相對平穩。
**市在改造薄弱學校的時候,采用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的工作方式,將這一工作方式運用于區域推進上,就是分兩步走,實現兩個階段的提升。今年是第一步,首先將城區納入到綜合實驗區的范疇,鼓勵各區在教師交流、學區化管理、小班化教學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明年邁出第二步,力爭將郊區或農村縣(市)也納入到綜合實驗區之列。每個實驗區都要經歷實驗探索和創建示范兩個階段,間隔2至3年。
新《義務教育法》有明確的規定,要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對義務教育工作執行法律法規情況、教育教學質量以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等進行督導,督導報告向社會公布”。**市2002年頒發《**市教育督導條例》,開始走上依法督導的工作軌道。目前,**市結合義務教育綜合實驗區的兩個階段,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督導也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義務教育督導的幾個專項之一,目的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綜合實驗區工作的高起點開局。另一階段是結合兩年之后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范縣區評估,將義務教育的各個專項評估整合起來,實施綜合督導。 (作者系**市教育局局長)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之我見】相關文章:
均衡發展義務教育的理論內涵08-20
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發展對策08-20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匯報材料08-22
中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匯報材料08-24
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原因探求論文08-15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08-24
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24
學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匯報11-09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