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障社區居民“三權”為抓手 推進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建設
xx市xx縣永陽鎮板橋社區居委會,地處縣城東郊,是永陽鎮政府所在地,是典型的城郊結合部,由于縣城東擴,鎮政府所在地東移后,是永陽鎮1996年新建的居委會之一,板橋社區轄區面積為1.3平方公里,人口0.58萬余人,常住戶1600余戶,23個居民小區、46個居民小組。經過幾年的長足發展,居委會于2002年新建了功能齊全的辦公樓一幢,內設黨員活動室、警務室、計生室、調解會議室等,成立了“社區市民服務超市”。已與轄區內的24家單位建立了服務熱線,健全服務網絡。板橋社區自從去年被納入民主法治示范社區試點以來,結合社區的實際,積極摸索民主法治建設的特點,走出了一條以保障社區居民“三權”(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為抓手,強化民主法治建設的新路子,通過一年多創建活動的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也為“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連續二年被縣評為社會穩定先進集體,2003年被市評為防治“非典”工作先進集體,多次得到鎮、縣、市領導的一致好評。 一、保障社區居民的參與權,力求實現居民社區自治 社區居民的參與權,是實現居民當家作主,民主權利切實得到保障的基本權利,既是社區居民自治的前提之一,又是社區居民民主法治建設的重點之一。 一是以民主選舉的手段,提高社區居民自治的參與率。推進社區居民自治,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依法做好社區居委會選舉工作,是實現居民自治最有效的途徑之一,為了推進社區居民自治的進程,板橋居委會在鎮人大、民政部門的指導下,經過前期大量的宣傳、發動等準備工作,于去年4月份進行了社區首屆居委會選舉,有選舉權的居民參與率達到100%, 通過選舉共產生居民代表40人,選舉產生居委會委員5人,并根據居委會的工作要求,設立了治保調解委員會、計劃生育管理委員會、社區事務管理委員會,并在居委會委員中推選出各委員會主任委員,為居委會依法開展社區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也得到廣大居民信賴與支持,工作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新的一屆居委會產 生以后,在一些條件成熟的封閉小區中,還通過選舉的辦法設立了物業管理委員會,管委會成員有所在的業主選舉產生,物業管理委員會直接為小區內業主服務,并組建物業公司。目前,板橋居委會共有物業管理委員會2個。新型的小區管理模式,也為居民自治提供了條件,所在轄區已連續多年未出現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民 間糾紛,特別是業主與開發商之間的糾紛更是少之又少。 二是依法制定居委會自治章程。居委會自治章程是全體居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社區居委會自治的總綱要,是經過居民小組長在居民中收集居民的要求建議,經居委會的梳理、歸納、整理成初稿而形成的,又經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多次反復討論,在全體居民的共同參與下,形成了既符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又符合社情民意的自治章程草案,在居民代表大會上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后正式履行的。在有物業管理委員會的小區內,還有小區全體居民集體制定的居民公約,為小區的管理也帶來了有章可循的便利條件。這些充滿自治色彩的章程和公約,通過近一年多的履行來看,效果明顯,居民依照自治章程規范自我,按章辦事,各種意識如環境意識、治安防范意識有了明顯增強,社區三個文明建設與以往相比有了明顯的改觀。 三是用民主議事規則保障社區居民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圍繞自治章程,板橋社區在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又進一步制定民主議事規則,民主議事規則規定凡涉及社區居民自治范圍的重大問題,均由居民大會或居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近年來,板橋社區通過居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的事項有:1、提請大會討論通過居委會工作報告;2、提請大會討論修建文昌路、東郊小區水泥路、路燈包括道路兩側的綠化、曾家塘公廁等,因為這一類問題投入相對較大,涉及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必須由居民代表大會通過,僅這幾項工程投入就達50余萬元;3、提請大會對居委會新建辦公樓選址,新建方案的表決通過。 二、保障居民知情權,力求實現人性化管理 社區居民的知情權,是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社區居委會與居民溝通、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的主要途徑之一。 一是開設社區超市,以服務為載體,保障居民的知情權。社區居民雖然身住都市,但對國家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居委會的工作 范圍以及服務方式有時信息還是比較閉塞的,僅僅通過媒體了解一些情況,居委會通過開設社區超市,定期向社區居民發布衛生保健、治安信息、社會保障、家政培訓、水電維修業方面的信息,對涉及到居民切身利益,如招工、進低保、治安狀況等方面進行政策、法律等咨詢、宣傳,有力地維護了居民的知情權,使社區居委會變成了居民的“娘家”,居民到居委會來串門的也越來越多了。 二是對涉及到社區居民的公共安全方面的信息,每天進行發布告知。如去年的“非典”疫情人員值班安排,今年的禽流感疫情、治安防范的警務友情提示等的發布,都能及時地起到安民告示的作用,減少了居民不必要的心理恐慌,為維護社會穩定創造了條件。截止目前,警務友情提示已辦到了3期,得到了居民的普遍好評。 三是以居民熟悉尋求法律服務渠道為目的,告知居民應掌握的法律、法規。1、積極與縣司法局、鎮司法所聯系,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進行社區建設、社區管理居民的工作生活等居民必知的法律、法規、政策的現場咨詢和解答。近年已開展法律進社區2次,參與人員達2000人以上,發放各宣傳資料1萬多份,受到群眾普遍歡迎;2、積極開展普法教育活動,推進居民學法、守法、用法,先后3次對新區拆遷戶進行土地法、土地承包法、省市縣拆遷 條例的現場咨詢和解答,涉及拆遷戶達300多戶,對轄內的新區小學進行青少年學法輔導,特邀縣、鎮有關司法部門的領導同志進行授課,僅今年就開課2次;3、積極舉辦學法、用法、守法的圖片展,僅揭批“FLG”圖片展就進行了2次;4、開通了市民熱線,積極配合鎮宣傳部門舉辦市民論壇,組織居民參加鎮、縣各類學法、用法知識競賽等,推進學法用法,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社區居民的法律素質不斷提高,依法辦事已形成風尚。 四是以積極創建平安社區為目標,告知居民落實防范措施。創建平安社區是公共安全的需要,也是社區自治的需要。近年來,板橋社區在創建平安社區方面立足于防范來保障社區的穩定。1、完善治保、人民調解組織,健全治安防控網絡。先后組建義務紅袖章巡邏隊20人,治安志愿者37人,配備了專職保安4人,進行全天侯社區巡邏,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有效地遏制了各類可預防性案件的發生,保障了社區的穩定,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今年僅發生1起。2、告知居民積極防范,定期發布治安信息以及防范的重點,做到以自我防范為主,公共巡防為輔,目前小 區人防物防已達100%,技防在2個封閉小區已設立,居民的安全感有了明顯的提升;3、告知矛盾化解的程序,使居民知道有問題找調委會,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保障居民的監督權,力求居委會干部工作透明化 居民的監督權是當家作主的最有力的體現,居委會干部主動接受監督是管理透明化的關鍵,是預防干部腐敗,實現社區自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一是建立民主理財小組,定期對社區財務進行審查。民主理財小組,一般在居民代表中推選一些懂財務管理的人員參加。以選舉通過的方式產生,在具體操作上,一方面對社區居委會全年的收支情況以及年度財務安排審查,并提出審查意見或建議,參與居委會干部離任審計;另一方面以每季度一次的方式對社區開支進行把關,特別是與居民利益相關的工程開支進行把關。 二是進行干部評議。對干部的評議一般采取每年進行一次至二次,評議的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四個方面,以評議居委會班子及其成員的工作實績為主,評議方式一般召開居民代表會議進行評議,邀請鎮政府派人參加指導,程序采取先述職,后面對面逐個評議,并將評議結果向全體居民公布。 三是社務公開。居委會設立公開欄,按季、年中、年終公布財務收支情況、優撫、救災救濟物資的發放情況、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及目標的落實情況、涉及居民利益和居民普遍關心的事項,如低保、社保、再就業優惠證的發放等,以及居民代表會議認為應當公開的其他事項,居委會工作任期目標、功績過失、居民代表大會評議結果等,基本做到了固定性內容長期公開,常年性工作定期公開,季度性工作及時公開,臨時性工作隨時公開。在社務公開的同時,公布鎮里的監督電話,以便于群眾的舉報。 通過對保障居民“三權”的有關措施的落實,板橋社區民主法治進程得到了有力的推進,居委會依法辦事、人性化管理工作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居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切實得到了保障,有效地杜絕了壓制、破壞民主,侵犯民主權利行為的發生,群眾的滿意率達到95%以上,民主法制示范社區的建設也多次得到了縣、市領導的好評,多次在縣市有關單位的評議中獲獎。 二○○四年六月十六日
【以保障社區居民“三權”為抓手 推進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建設】相關文章:
以保障社區居民“三權”為抓手 推進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建設08-15
路社區積極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08-15
加強社區民主自治建設 大力推進依法治區加強社區民主自治建設08-15
加強社區民主自治建設 大力推進依法治區加強社區民主自治建設08-15
加強社區民主自治建設 大力推進依法治區加強社區民主自治建設 大力推進依法治區08-12
xx區xx路社區積極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08-12
xx區xx路社區積極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08-15
以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為載體 積極推進基層民主法制建設08-12
某社區創建民主法治社區匯報材料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