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流動黨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流動黨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作者:liyong===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人們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勞動力在產業間轉移和地區間流動日趨頻繁廣泛,流動的黨員越來越多,流動的范圍越來越廣。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適應新形勢、探索黨員管理工作新機制”的要求,與時俱進地做好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動黨員能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最近,筆者對**縣流動黨員的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就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談幾點膚淺認識。
一、基本情況
截止====年=月,全縣共有流動黨員===人,占全縣黨員總數====人的=.==%。流出黨員===人,流入黨員===人,其中:農村黨員===人,占農村黨員數的=.==%,占流出黨員的==.==%。流出黨員中,連續外出=個月以上的有===人,=個月以下的==人;流入黨員===人,=個月以上的==人,=個月以下的==人。流動黨員主要分布在農村,也有少部分是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倒閉企業中的黨員,其中未落實單位的軍轉干部、復員退伍軍人的黨員==人,未落實單位的大中專畢業生黨員=人,停產半停產、關閉、破產企業中的黨員==人。從現狀看,流動黨員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流動黨員年輕且文化高。在===名流動黨員中,==周歲以下的===名,占流動黨員數的==.=%,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名,占流動黨員數的==.=%。從年齡和文化上看,流動黨員具備了年富力強,知識結構合理,且具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特點。
二是外出范圍廣且地點不固定。外出黨員的流向以農村向城市流動為主。流出省外的===名,流出至省內的===名,分別占外出總數的==.=%、==%。由于市場經濟對人才需求的原因,流動黨員隨時有可能更換單位和地點,流動性相當大。黨員在工作單位之間的流動相當頻繁,大部分流動黨員很難在一個單位較長時間工作。
二、流動黨員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去向難掌握
由于外出黨員的流動性很大,因此黨組織很難隨時掌握外出黨員的去向。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層黨組織對外出黨員管理認識不深,重視不夠,教育管理不嚴,制度不全,流入、流出無登記,以導致部分黨員“來去自由”,外出前不向黨組織報告,外出后不與黨組織保持聯系。此外,還有因受災等原因造成家庭貧困的外出黨員,由于情緒低落,對黨組織有怨言,逐步疏遠了黨組織。
(二)活動難開展
外出黨員遠離屬地黨組織,無法參加原黨支部的活動,就是春節回家過年,也是來去匆匆。有的流入地黨組織對流入的黨員不聞不問,多數黨員不能參加從業地的黨組織過組織生活,與從業地黨組織保持聯系的很少。有的黨員因怕受約束,不愿暴露黨員身份,成為“隱性黨員”。相當部分外出黨員存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掙錢”的心態,外出期間對原黨支部的工作不聞不問,對家鄉建設漠不關心,沒有發揮“雙帶”作用。由此造成外出黨員的正常組織生活以及教育培訓等,都難以落到實處。
(三)管理難到位
多數基層黨組織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外出黨員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出黨員學習活動和思想教育幾乎等于空白。在外出的黨員中,多數從業于個體私營企業,但目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組織建設還不夠健全完善,適應不了對流動黨員管理的要求,且有的地方黨組織對流入黨員管理也不夠重視,出現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帶”。在外出黨員中,有的還處于預備考察期。外出前,既不向黨組織報告,外出后又不向黨組織主動匯報思想,不按時提出轉正申請,以致于預備考察期間的表現難掌握,培養考察難落實,轉正手續難辦理。此外,由于黨員目標管理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對于外出黨員都難以落實,致使外出黨員疏于管理和監督。特別是黨章規定的“黨員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或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認為是自行脫黨”要求難以落實。
(四)組織隸屬關系難接轉
流動黨員的組織關系未轉到其工作地黨支部。據調查,**縣的===名流動黨員,到縣委組織部接轉組織關系的較少。其原因除了外出時間、地點不固定外,主要還有接轉組織關系的程序較多,花費時間多。如:**縣**鎮**村的一個黨員到**縣**鎮的一個煤礦打工,其接轉組織關系就要經過“**村支部---**鎮黨委---**縣委組織部----**縣委組織部----**鎮黨委---**村支部”六個部門、六道程序,若順利辦理至少需要三天時間,若經辦人員出差或有事不在,那就不知道要多少時間了。在調研時,同一部分流動黨員座談了解到,有的雖然想接轉組織關系,但因程序多,耗時多而未接轉,有的甚至說連務工所在的黨委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縣委組織部門“朝東戶朝西”就更不知道了。從而導致黨員的組織隸屬關系和工作單位相分離。
(五)身份難明確
**縣對流動黨員管理進行的探索,====年選派了一批干部到企業掛職,探索流動黨員的管理工作和企業黨建工作,在工作中遇到兩大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流動黨員的身份只是其本人說自己是黨員,沒有有關的證明材料,黨組織難以確定其身份;二是有的黨員在私營企業務工或給個體老板打工,工作時間緊,工作量大,沒有時間參與黨組織的活動或不愿暴露黨員的身份,因而沒有與當地黨組織聯系,一心一意去掙錢,成為“隱身黨員”。
三、加強流動黨員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深化認識,抓好教育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貫徹‘三個代表’要求,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保持黨的先進性,其核心就是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流動黨員作為黨員隊伍的一部分,直接影響著黨員隊伍的整體性,因此,加強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進一步搞好黨的建設的客觀要求,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的一項十分重要而又緊迫的工作,也是黨的建設為經濟建設中心服務的主要內容。各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到,外出黨員多數年富力強,他們在外經風雨、見世面,學到了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管理好流動黨員,有利于本地的干部群眾更新觀念,提高整體素質和致富本領,有利于“雙帶”作用的充分發揮。因此,各基層黨組織必須消除認識上的誤區和教育管理中的盲區,克服對外出黨員教育管理無關緊要的錯誤認識和畏難情緒,站在從嚴治黨和保持黨員先進性的高度,大膽創新,抓好外出黨員的教育管理,重點抓好黨員外出前培訓,做到“人離崗,思想不能離崗”,確保人行千里不斷線,沖灘弄潮不脫韁。
一是要求外出黨員要主動與所在地區或單位的黨組織取得聯系,按規定及時轉移黨組織關系;二是對未能及時轉出組織關系的,出具《流動黨員活動證》或《流動黨員證明信》;要求黨員自覺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所在黨組織的活動,按期交納黨費,完成黨組織任務;三是要求流動黨員主動通過適當方式與支部保持聯系,每季度匯報一次以上在外的思想、生活、工作、學習情況,積極向家鄉群眾傳送致富信息;四是要求外出黨員返鄉時,及時與支部聯系,如實匯報外出期間的情況,持有《流動黨員活動證》的,將《流動黨員活動證》交支部查驗。
(二)建章立制,強化約束
要立足經常性工作,把對外出黨員教育管理的有關措施、辦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外出黨員管理機制。一是建立申請報告制度。黨員外出前必須向所在黨支部提出書面申請,說明外出理由、去向和時間。黨支部在接到黨員的申請后,要及時找黨員談話,加強對將要外出黨員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道德觀念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線;二是建立流動黨員檔案。流動黨員檔案要對流動黨員的基本情況、家庭情況、外出時間、地點、就業情況、工資報酬、參加流入地黨支部的活動情況等情況要有詳細的記錄;三是建立聯系制度。黨支部要確定一名正式黨員對外出黨員進行聯系,明確職責。要求聯系人要通過信件、電話等形式了解外出黨員的從業與生活情況,定期通報本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督促黨員主動匯報思想,按期交納黨費,參加從業地的組織生活。四是建立組織關系轉移制度。對外出時間在=個月以上,地點相對固定的黨員,可將他們的組織關系轉到外出所在地黨組織;外出時間在=個月以上=個月以內的,可出具黨員證明信,介紹其參加所在地黨組織過組織生活。五是建立鑒定制度。外出黨員在離開流入地之前,要求當地黨組織對黨員參加流入地黨組織過組織生活和所從事職業的情況作出鑒定,并寄回原所在黨支部。連續在一個地方工作與生活的,要求流入地黨組織每半年對流入黨員要作出一次鑒定,并寄回本地黨支部,作為年終評議黨員的重要依據。對流出的預備黨員,流入地黨組織要提供其現實表現情況,原所在黨組織要加強與流入地黨組織聯系,做好跟蹤考察工作。
(三)創新載體,發揮作用
要把流動黨員這支隊伍教育好,管理好,組織好,引導好,促使帶富一方群眾,搞活一方經濟,必須尋找活動載體,充分發揮他們在經濟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黨組織可在每年春節期間和借黨員回家之機,召開黨員座談會,向他們介紹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通報家鄉建設情況,同時組織回鄉黨員匯報當年思想、工作情況,介紹外地先進做法,鼓勵他們對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教育外出黨員“在外不忘家鄉,富了不忘鄉親”,以實際行動支持家鄉建設。對遵紀守法,對家鄉有貢獻的外出黨員進行獎勵或表彰,促使他們關心支持家鄉建設,成為家鄉建設的宣傳員、信息員、聯絡員、領航員。對喪失意志、觀念淡薄、違法違紀等黨員進行批評教育,按不合格黨員進行處置,直至黨紀處分;同時黨支部要力所能及地幫助外出流動黨員的家庭解決一些生產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為外出務工黨員送去組織的關心,充分體現黨組織的溫暖。
(四)加大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力度。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從業的流動黨員,組織關系多數的在原支部。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力度,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組織,有利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影響力,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既加強了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又確保了企業團組織、工會組織等能夠發揮正常作用,促進企業沿著健康正常軌道發展。
(五)流入地要切實抓好流入黨員的管理工作
“流入地”對流動黨員的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流動黨員管理制度;流入地黨支部要與流出地黨支部取得聯系(可直接與流出地黨支部聯系或通過黨委、組織部門聯系),掌握流動黨員的情況,建立流動黨員檔案;流入地黨委(黨支部)要把流動黨員吸納到鄰近的一個黨支部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以及學習培訓,同時協調好流動黨員與用工單位的關系,處理好勞動和學習的關系,讓流動黨員既安心工作、能賺錢,又可以正常參加黨組織的活動,盡量讓每個黨員找到自己的一個“家”,避免黨員游離于黨組織之外。
對流入本地,在本地工作或居住時間=個月以上,并持有《外出流動黨員活動證》或《流動黨員證明信》的流動黨員,由其工作單位黨組織或其居住地黨組織負責登記,并報黨委備案,同時編入一個黨支部或黨小組過組織生活;在本地工作或居住時間=個月以上,而沒有辦理組織關系轉移手續或沒有《外出流動黨員活動證》(《流動黨員證明信》)的流動黨員,其工作單位黨組織或其居住地黨組織要督促其辦理組織關系遷移手續或《外出流動黨員活動證》(《流動黨員證明信》);對持有《中國共產黨黨員介紹信》的外來流動黨員,按有關規定做好組織關系轉接工作。
(六)建議上級部門組織研究跨省市務工經商黨員的管理問題。從調查情況看,“流入地”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十分重要,但很難解決黨員的真實性問題和不暴露黨員身份的黨員管理問題。如何加強“流出地”對他們的管理,以及“流出地”和“流入地”如何建立必要的聯系,形成管理網絡等等需要認真研究,提出解決的意見和辦法;建議上級部門組織研究流動黨員活動證的使用問題,解決“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的情況;根據新的形勢,制定具體的、規范的、全國統一的流動黨員管理辦法和措施,以便基層黨組織操作。
【流動黨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相關文章:
加強流動黨員管理的思考與對策08-15
加強流動黨員管理的思考與對策08-12
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12
街道礦山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15
所得稅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15
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08-12
所得稅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12
街道礦山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