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查報告>調查報告-中國軟件業是否具備行業競爭能力

    調查報告-中國軟件業是否具備行業競爭能力

    時間:2023-02-24 14:10:56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調查報告-中國軟件業是否具備行業競爭能力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軟件業要具備印度的行業競爭力,尚有待時日。中國必須對過于分散的軟件業進行有效整合,才能積累規模,提高技術能力,從而爭取到大型的國際項目。
        
       中國軟件業是否具備行業競爭能力
        
       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軟件業的總產值甚至超過了印度,這使得人們開始推測中國的軟件外包業可能很快就能達到和印度競爭的水平。然而,賽迪顧問在最近對中國軟件業的調查中分析了相關財務數據和企業數據,對中國32家大型軟件服務企業(包括軟件開發企業和軟件服務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風險投資家、政府官員、跨國企業管理人員和其他行業的分析人士進行了訪談。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軟件業要具備印度的行業競爭力,尚待時日。首先,中國必須對過于分散的軟件業進行有效整合,才能積累規模,提高技術能力,從而爭取到大型的國際項目。然而目前,中國在這方面還沒有什么動作。
        
       2004年賽迪顧問對中國32家軟件服務企業的調查
        
       如果公司獲得2000萬人民幣的資金,你會把這筆錢投在以下哪個領域?
        
       按照現在資金分配比例增加投資
       12家
       投入到研發和提高核心競爭力上來
       8家
       業務多元化(開發外包等其他業務)
       5家
       購并
       4家
       營銷
       3家
        
       當然,中國IT業已經開始出現健康發展的各種跡象。近幾年來,工科大學畢業生和軟件專業人才的數量出現大幅增長。從1997年以來,軟件和IT服務的年均收入增幅高達42%,到2003年達到68億美元。此外,勞動力市場上懂英語的大學畢業生(懂英語對軟件外包行業來說極為重要),人數與2000年相比已經增加了一倍,至2004年人數已超過2400萬。
       同時,中國IT業存在的結構性缺陷妨礙了軟件專業人才增長這種有利因素充分發揮效應。中國的IT服務業收入盡管在增加,但收入總量仍不及印度年收入(127億美元)的一半,推動收入增長的因素來自于國內需求(主要是希望獲得定制化軟件方案的中小企業)。而且,中國新興的軟件外包業務只占到全行業總收入的10%(而印度是70%左右);而在外包業務的總收入中,又有65%是日本客戶提供的低價值應用軟件開發外包業務,而非利潤豐厚的軟件設計外包業務。此外,中國軟件服務企業的成本雖然較低,但平均營業利潤只有7%,低于同類企業的全球平均水平(11%),原因就在于很多外包項目低于最優規模,軟件企業之間競相殺價,款項收回困難。
           中國軟件業要有效參與外包業務的國際競爭,就必須整合。中國最大的10家IT服務企業只占到國內市場總額的20%左右,而印度是45%。美國有60%的軟件業務需要外包,而其中60%的訂單被印度拿走,金額總共有上百億美元。此外,中國缺少大型軟件服務企業:中國現有的8000余家軟件服務企業中,有近3/4的企業員工不足50人,只有5家企業員工超過2000人。而印度的軟件企業雖然不足3000家,但至少有15家企業的員工超過2000人,而且部分企業(如Infosys Technologies、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和Wipro Technologies)已經贏得了國際聲譽和全球客戶。[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網-http://www.wmxz.cn]
           中國的軟件企業如果規模上不去,就無法贏得大型國際客戶。因為一般來說,規模較小的企業不大靠得住,與之開展合作風險較大。企業規模較小,核心員工就容易流失,而且小企業往往財力有限,不見得能夠支持到項目完成,一般也沒有能力、業務范圍也不允許接大訂單。即便如此,我們的研究表明,中國的軟件服務企業中,只有12%的企業將并購和聯盟視作壯大企業的重點突破方向。中國企業的管理人員缺乏并購經驗——當然,中國的企業文化傾向于內生性增長——但僅靠內部挖潛以應對競爭對手,在目前的中國是不現實的。與之相反,目前已有幾家印度軟件企業正在考慮收購中國的軟件企業,以擴大其在中國的業務。
           行業過度分散,還使中國軟件業存在的其他問題更加突出,如流程控制和產品管理水平低下等問題。中國最大的30家軟件企業中只有6家獲得CMM(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4級或5級水平認證(CMM是一種通過引入全面質量管理原則TQM衡量軟件開發水平的標準框架體系,目前已得到廣泛應用。CMM標準由“軟件工程研究院”制定,分為5個級別,第5級是最高級別);而印度最大的30家軟件企業則已全部達到這一水平。參與我們調查的中國軟件企業中,有四分之一正在努力實施CMM質量標準,但超過一半的被調查企業表示,實施這類標準沒有必要、不具有實施可行性或根本不值得實施。
           此外,中國的軟件企業還要下大力氣做好人才工作。多數企業對員工的個人發展漠不關心,能夠提供股票期權和培訓等激勵手段以培養人才的企業少之又少。根據我們的調查樣本,中國軟件企業員工的年流動率約為20%,而美國平均只有14%——而且美國的IT業勞動力市場本來就具有很高的流動性。企業規模很重要,因為規模較大的企業可以爭取到更好的項目,提供更好的培訓機會,能夠提供更為豐厚的激勵手段。這些都對它們吸引和留住技術和語言雙過硬的人才極為有利。
           一個高科技產業的崛起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多種因素的綜合反映。發展中國軟件產業的硬環境與軟環境是相輔相成的。中國的軟件企業在解決好規模和人才這兩個問題后,就能夠更好地解決其他問題,包括如何在國際市場建立品牌信譽度,如何掌握金融和制藥等行業的相關行業知識等。此外,中國企業還要在組織架構和運營層面進行必要的變革,以保護客戶的知識產權。最后,很多企業還要摒棄以項目為核心的觀念,應該把重點轉到為客戶提供長期價值上來。
         
        
       

    【調查報告-中國軟件業是否具備行業競爭能力】相關文章:

    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08-08

    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08-17

    新版施工合同是否是行業慣例08-05

    行業調查報告05-18

    OECD主要國家軟件業發展概況08-05

    OECD主要國家軟件業發展概況08-07

    行業調查報告范文07-26

    關于IT行業的調查報告09-05

    行業薪酬調查報告05-1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久久6热热热综合精品 | 亚洲国产性爱第一页 | 中文字幕大香视频蕉免费 | 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