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民間糾紛的現狀、特點及對策
今天是村兩委換屆后召開的第一次培訓會議,根據當前形勢;結合我鎮的實際,我只簡單地和大家探討一下民間糾紛的現狀、特點及對策和要求,大家今后做到糾紛調處的一般程序。上個月27號,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及法律出版社的法學專家來我鎮調研人民調解工作,國家對人民調解工作的重視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是擺上一定的高度的;我國的人民調解工作被西方國家稱為“東方一枝花”,許多西方國家都在學習借鑒我們的經驗。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民間糾紛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民間糾紛的多樣性、廣泛性和復雜性。民間糾紛不僅有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糾紛,還有個人與集體、集體與國家、干部與群眾、本區與外區之間的糾紛等;涉及的范圍不僅有山林、土地、家庭、鄰里、婚姻、贍養等,經濟領域的糾紛也日益突出z糾紛涉及到各個領域;甚至幾種類型的糾紛交織在一起,故民間糾紛的種類,矛盾主體的格局,產生糾紛的深層原因,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變化。及時正確地排查調處民間糾紛,既可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又可通過調處宣傳社會主義法制,教育公民遵紀守法,尊重社會公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預防犯罪,減少訴訟。這就決定了民間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間糾紛的特點及走勢
民間糾紛主體呈現多元化。傳統的民間糾紛主體,村民占多數。從我鎮近年民間糾紛發生的情況來看,糾紛主體變體較大;村民、村民小組、村委會相互間因單一的或多元的因素產生瓜葛,形成糾紛,占有相當的一部分,過去處理糾紛的主體成為現時糾紛的當事人。
民間糾紛的焦點公開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下級管理關系,隨著經濟的發展;制約因素逐年弱化,市場調節削弱了管理的制約為。過去行政長官一句話就可以化解一個矛盾,村里提出的要求,村民小組照辦,而現時老百姓的心態是“有錢有糧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出了問題就找你,處理不當就告你”。為此;矛盾一旦出現,矛盾對方的觀點明確,焦點公開,當事人主張權利是當仁不讓,特別是涉及承包類、費用收取或分攤類、損害賠償類等利益關系明顯的矛盾,有時甚至發生沖突,械斗。
民間糾紛的內容復雜化。傳統的民間糾紛爭議往往是為了一頭豬、一道籬笆或一條道路。眼下的糾紛則復雜多變,不再“單純”,有的具有一定的“歷史淵源”,有的牽扯多個法律關系,處理需要同時適用多個法律規范;有的涉及多個部門,需要部門之間協調。
民間糾紛的一方或多方群體化。涉及農村產業結構成片調整,村級財務管理以及大宗土地、水事糾紛,矛盾的主體一般為多人,矛盾一方當事人的整體利益一致,矛盾的焦點一致,矛盾一方的整體合力大,化解難度大,處理不當容易形成群體性糾紛或群眾性上訪,引起不良的社會影響,危害社會穩定。
民間糾紛主體行為隨意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民事行為應當符合法律的規定。法律一旦作出,應當受到法律的制約,不能隨意變更或終止。但在實際發生的矛盾糾紛中;有相當部分是當事人無視法律,民事行為帶有盲動性,隨意性造成的。涉及土地征用補償金,賠償費的合理分配問題非常突出,此類案件司法行政機關無管轄權。如在土地二輪承包時因土地進出發生的糾紛。主體多為出嫁姑娘或外來入戶者,因經濟利益特別明顯,村民小組同出嫁姑娘或外來入戶者這一特殊群體關系無法協調,村民小組或村委會違背婚姻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的行為,鄉鎮政府一般不愿管,有時也無法管,有的下了處理決定也無法付諸執行,由此引發的上訪時有發生。
新型婚姻糾紛案件突出。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物質上的富足,但卻導致了一部分人“致富忘源”、“棄妻舍子”。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人口的大流動,外出打工經商的人員增多,夫妻兩地分居的情況增多,由此引發了新的婚姻危機,有的一方常年在外;經濟狀況好轉,見多識廣的同時,與“結發”夫妻情感交流的機會減少,原有的婚姻關系維系的情感趨于淡薄,一旦遇有新的適合的或者“第三者”介入,婚姻危機便隨之出現。有的是一方常年留守,生活需要關心照顧,偶遇外來“入侵”者,則會出現“紅杏出墻,,。再則由于人口流動,婚配對象地域廣,空’間跨度大,外來女的婚姻關系維系系數低,也是婚姻糾紛案件發生的群體之一,另外,外來女“放鴿子”騙婚詐財的案件也時有發生。
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突出。一是經濟發展,帶來人員大流動,物資的大流動,給交通運輸業帶來了新的生機,但由于交通基礎設施的相對滯后,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村際公路上的事故,屬非道路交通事故,交警事故處理部門不受理,當事人應當依人身損害賠償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往往因當事人不知如何索賠或不愿承受打官司費用等,采取一些其他非正常手段解決爭端,導致矛盾升級,甚至激化。二是廠礦企業的工傷事故發生率較高,工傷賠償糾紛突出。
二、民間糾紛處理對策
1、著眼防范,認真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一是各級黨政領導把糾紛調處工作擺上議事日程。二是強化基層調解組織,完善和落實目標責任制度。三是部門配合協作共同調處。四是要建立責任追究制。五是超前介入,堅持“零報告”制度,建立信息網絡,超前預防。
2、標本兼治,認真開用法治理活動。一是大力加強法律宣傳教育。化解糾紛,維護穩定,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必不可少,它具有前導性、現實性、針對性和長期性,學法的目的和落腳點在于用法、守法和護法。領導干部要做到依法辦事,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基層干部,要做到公正用法,既保護基層群眾的整體利益,又不剝奪弱熱群體的局部利益,減少紛爭,減少上訪;基層群眾要增強法律意識,依未能履行法定義務,依法作出相應的民事行為。法律關系理順了,用法律規范調整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權利和義務關系,自然減少矛盾,達到維護一方穩定的目的。二是加強基層干部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培訓,特別是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三是加強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大力開展爭創“五好家庭”、“遵紀守法光榮戶”、“文明村組”等活動,推行“村規民約”,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為群眾創造一個團結、祥和的生活環境。
3、公正對待,認真落實三項工作原則。一是公開原則。無論發生糾紛的當事雙方是誰,在處置時都要公平對待,一視同仁,只有做到公平、公正糾紛才能圓滿解決,不會留下“后遺癥”。二是實事求是原則。調查處理糾紛時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政策為準繩,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含糊馬虎,否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三是“教育大多數,懲治極少數”原則,正確運用法律武器,依法打擊那些屢教不改,故意滋事的人。
4、果斷處置,認真遵守“四字秘決”。一要快。發生糾紛后,要及時趕赴現場;采取果斷措施,控制事態發展,防止矛盾升級;而后進行調查調解。二要穩。要處變不驚,沉著應對,做到不亂表態,不亂下結論,耐心細致地做工作。仔細周密分析,不能只聽一面之詞,要深入調查研究,找關鍵環節,抓主要矛盾,對癥下藥。三要敢。要敢于向前_不怕得罪人,做到鐵面無私,剛正不,不講情面,維護正義。四要導。要對糾紛當事人耐心疏導,化解矛盾,在處理時宜解不宜結,宜順不宜激,宜散不宜聚,因情勢而定,徹底解決糾紛。
5、點點入地,認真把握四個工作環節。一是要有扎實的工作作風,在處理矛盾糾紛時,要深入當事人中間,認真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多做思想工作,疏導化解矛盾。二是嚴把政策法律關,在處理矛盾糾紛時頭腦要冷靜,態度不溫不火、不急不躁;要嚴格依據國家法律,黨的政策既不說過頭話;亂扣帽子;又不做“軟骨頭”一味承諾當事人的無理要求。三是要堅持“教育疏導在先,打擊懲罰在后”,對當事人曉之利害,要充分發揮“鄉情、親情、友情”的作用,化解矛盾。四是要及時兌現承諾,對群眾的承諾要一件件抓落實,絕不采取官僚主義態度,樹立權威形象。
各位,社會在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愿我們團結一致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克服一切困難;切實把我鎮的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為我鎮的經濟發展和群眾致富奔小康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而共同努力。
【淺談民間糾紛的現狀、特點及對策】相關文章:
當前矛盾糾紛的特點、原因及對策08-15
農村土地糾紛的特點及對策08-12
淺談中職生英語學習現狀及對策08-15
淺談當前的小學英語教育的現狀與對策08-24
淺談農村中學體育的現狀與研究對策08-12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現狀及對策08-21
淺談反季節蔬菜生產現狀與發展對策08-12
淺談現代中職學生學習現狀及教育對策08-12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對策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