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研報告>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現狀分析與思考

    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現狀分析與思考

    時間:2023-02-24 14:11:24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現狀分析與思考

        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現狀分析與思考
           實施“百萬農民素質培訓工程”,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農民的就業競爭能力,加速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市和二三產業轉移,提高農業資源的人均占有率,促進農業更好地發展,推動農民持續增收。兩年來,我市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也存在不足和問題。本文就此作些分析,供參考。
       一、我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現狀
       2005年是我市實施“百萬農民素質培訓工程”的第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級黨委、政府結合本地實際,精心組織,扎實工作,培訓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全面超額完成年度各項培訓任務。全年培訓農村勞動力21.51萬人,完成市年度計劃的130.77%(完成省計劃的270.76%)。其中,農業專業技能培訓12.48萬人,完成市年度計劃的124.82%(完成省計劃的580.56%);農民轉移技能培訓4.49萬人,完成省、市年度計劃的128.5%(省、市計劃相同);務工農民崗位技能培訓2.98萬人,完成市年度計劃的149.09%(完成省計劃的159.45%);后備勞動力培訓1.56萬人,完成市年度計劃的164.47%(完成省計劃的367.65%)。轉移培訓就業率達到了75.75%。總結各地的工作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是做到了“四個結合”。
       (一)加強領導與落實責任相結合,完善工作機制。
       加強領導是搞好培訓工作的前提,落實責任是搞好培訓工作的保障。市委、市政府把農民素質培訓納入了今年的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標,市委專門下發了麗委〔2005〕1文件,對今年的農民素質培訓工作提出了要求。市政府把它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十個方面實事之一,分解給相關市領導。2005年上半年,根據領導和機構變動,市里及時調整了市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組成人員。縣(市、區)也根據領導和機構變動及時調整了領導和辦公機構。八月份市委、市政府在云和縣召開了培訓轉移工作現場會,各縣(市、區)分管書記、縣長、素質培訓辦公室主任參加了會議,市委副書記陳榮高,副市長肖建中分別進行了重要講話。此次會議的召開進一步提高了各級領導對農民素質培訓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推進了我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還多次對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進行調研和檢查指導。12月27日又召開了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協調小組會議,就2005年我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進行總結,對2006年的培訓工作進行研究。與此同時,市委、市政府和各縣(市、區)黨委、政府還把素質培訓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考核體系,把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于貫徹落實麗委〔2005〕1號文件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把農民素質培訓任務分解到各縣(市、區)政府和部門。為了鼓勵和調動各縣(市、區)的工作積極性,市里專門拿出資金,對農民素質培訓工作進行單獨考核,評出一、二、三等獎,給予獎勵。各縣(市、區)也把這一工作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列入對鄉鎮的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云和縣召開鄉(鎮)和部門負責人會議,進行全面部署,并與鄉鎮負責人簽訂工作目標管理責任狀,各鄉鎮又將任務分解到各行政村和駐村干部,明確了獎罰措施,確保工作任務落實。蓮都區除了把素質培訓納入鄉鎮目標責任制考核外,還與農業局、勞動局、教育局、經貿局等部門簽訂目標責任制,對鄉鎮進行考核評比,給予一定獎勵。縉云縣為扎實推進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多次召開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領導小組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出臺了《縉云縣職業技能培訓券管理實施辦法》、《縉云縣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工作職責》和《縉云縣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鄉鎮考核辦法》等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培訓工作落到實處。
       (二)培訓內容與當地實際相結合,做到“五個針對,五個突出”。
       我市屬欠發達地區,財政實力不強,二、三產業相對落后,山多地少,人員居住分散,農村外出勞動力多,家中婦女、老人、小孩多,但擁有生態、僑鄉等自然和人文資源優勢。因此,各地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呈現出明顯的“五個針對,五個突出”的特征。
       1、針對務農勞動力素質提高,突出**特色農業產業培育的實用技術培訓。**地處山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優勢,蔬菜水果、茶葉、食用菌、林產品等產業和產品在省內外,甚至國內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為了把這些產業規模化、基地化,做大做強,各地圍繞這些產業,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慶元縣是中國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地和銷售集散地,被譽為“中國香菇城”和世界“香菇之源”。全縣有2萬多勞動力從事食用菌產業。為了提升這一產業,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該縣除了對農戶進行面上良種和原輔材料選用、制菇場地要求、規范管理等進行系統的培訓外,還聘請省、市專家對骨干農戶按出口衛生標準等要求,進行香菇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目前該縣50%以上的產品出口日本、歐洲等國和地區。茶葉是松陽的支柱產業,農業部門就邀請專家對農戶進行茶葉種植和制作前沿技術培訓,使松陽茶葉上了一個檔次,并建起了10萬畝的名茶基地;同時,這些經過系統培訓的種植和經營大戶,以松陽茶葉市場為依托,在縣外建立基地和承包經營,做大了松陽茶葉產業,促進了松陽農村經濟的發展。
       2、針對農村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突出以來料加工為重點的就地就業轉移培訓。目前我市農村勞動力的58%從事一產,為實現農閑季節的充分就業、解決婦女勞動力的充分就業,各地突出抓了來料加工培訓,發展來料加工業。目前全市有近5萬人從事來料加工業。如慶元縣針對農村和社區閑散婦女勞動力多的情況,以政府埋單方式邀請外地優秀經紀人、工商和法律等部門的專家對經紀人進行培訓,然后由經紀人再對這些婦女進行加工技術培訓。同時,政府還出臺了《關于發展來料加工業的若干扶持意見》,制定了發展規劃,目前該縣已有1.3萬多人從事來料加工業務,加工費達1400多萬元。縉云、云和、松陽、遂昌等地也以政府埋單的方式開展來料加工培訓,發展來料加工業。
       3、針對增強農民外出開發創業能力,突出**傳統優勢產業的技能培訓。我市農民歷史上就有外出創業的傳統,龍(泉)慶(元)景(寧)菇農、縉云的鴨農等在全國都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各地圍繞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抓好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云和縣聘請省農科院和本地知名專家,不間斷地對各鄉鎮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并對各鄉鎮推薦的有5年以上實際操作經驗的農民進行重點培訓,經考試合格后頒發全國統一的技術職稱證書和技術合格證書。同時,把這些獲得證書的農民冠以“云和師傅”,極力加以宣傳,把他們的信息資料制作成網頁,為“云和師傅”走向全國搭建信息平臺。異地開發的領域已從最初的單一的食用菌延伸到了茶葉、玩具、水電、運輸等八大行業,有6000多人,足跡遍布全國25個省的135個縣。
       4、針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層次低的現狀,突出職業技能培訓。從我市已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情況看,大多屬簡單的體力型勞動,勞動報酬低,轉移穩定性差,而勞務市場上技工等技術含量較高的技術工人十分緊缺。為此,我市各地努力克服資金緊、設施落后等不利因素,突出抓好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培訓檔次。全年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數為1.79萬人,占農民轉移技能培訓的41.01%,比去年底提高近3個百分點。如遂昌縣以 “電工、車工、鉗工、焊工”四大特色工種為培訓重點,著力打造 “遂昌技工”品牌。對參加電工、車工、鉗工、焊工等技工類培訓的農民,允許其參加再次培訓,即“取得初級資格證書的,可參加中級培訓;取得中級資格證書,可參加高級培訓”,不受職業技能培訓券1人只能享受1次的規定限制。同時,調整并提高了對“遂昌技工”品牌培訓項目的政府補貼標準。由原來每人最高補貼600元,調整提高為:電工,每合格1人政府補貼700元;電焊工,每合格1人政府補貼1200元;車工,每合格1人政府補貼800元;鉗工,每合格1人政府補貼700元。
       5、針對**僑鄉優勢的發揮,突出以跨國就業為重點的勞務輸出技能培訓。青田縣依托華僑優勢,千方百計引導農民出國務工,全面實行國際勞務免費培訓,縣財政對經培訓達到初級職業技能標準的每人補貼300元,屬欠發達鄉鎮的,每人補貼400元。加強技能培訓機構建設,對縣職業技術學校、總工會、縣勞動培訓中心等培訓機構的師資進行全面摸底、充實、登記和造冊,鼓勵社會興辦了18家英語、廚師等國際勞務技能培訓機構。根據農民出國就業需求,通過定向、委托等培訓形式,著力抓好基礎外語、廚師和服裝等國際勞務培訓,發放了5889本職業技能證書,為農民出國就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培訓模式與轉移就業相結合,調動農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自實施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以來,圍繞如何有效地開展培訓,促進農民轉移就業,調動農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進行了探索,摸索出了一些較為有效的培訓方式方法。
       1、培訓券制度。遂昌、縉云縣對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實行培訓券制度。他們的具體做法:由縣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辦公室(勞務辦)統一制作“職業技能培訓券”發放到各鄉鎮,再由鄉鎮政府在組織村、社區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將培訓券發放給需要培訓的農民,由農民自主選擇培訓內容、學習時間、培訓學校。各培訓機構憑培訓券向縣財政兌現培訓經費。由于可以自主選擇培訓內容、培訓學校,各培訓機構之間為爭取更多的培訓券,增加了培訓設施,聘請好的師資,開設適應農民需要的專業,努力提高培訓質量,提高了農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2、政企聯合。近年來,我市二三產業發展較快,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多種原因企業存在招工難問題。各地以此為切入點,充分發揮政府在人員組織發動方面的優勢,企業有良好的設施、師資等優勢,實施政企業合作搞培訓。青田縣工業重鎮溫溪,制鞋業發展較快,他們就委托意爾康、格瑞斯等技術力量比較雄厚的企業,招收本地勞動力,實行車間授課,崗位實習,定期考核鑒定,并根據合格人數給企業支付必要的培訓費。培訓合格的人員,去留自由,愿意留在企業務工的,企業優先安排崗位。今年已培訓387名學員,經統一考核后,384名合格人員被代培企業聘用,每月工資在1000元以上,深受企業和農民的歡迎。青田縣飛鶴度假山莊以前經常招不到員工,自從設立了餐飲服務技能委培點后,已有20多位學員結業后直接留在山莊工作。企業負責人說,舉辦培訓班不僅能創收,而且成了招收員工的最佳途徑,解決了企業用工難的問題,從而形成了定點招收學員、定點培訓、定點就業“一條龍”。云和縣云豐鄉與本縣最大的玩具企業建立長期的政企合作關系,實行“五個定”的方式(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崗位、定技能)開展培訓。縉云、遂昌、蓮都等地也與本地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政企培訓就業合作關系。
       3、定向培訓。培訓的目的是為了就業轉移,為此我市各地加強了市場需求調研,圍繞企業需要,進行定向培訓。縉云縣今年初專門組織人員,對18家不同產業的代表性企業進行員工素質情況和用工需求狀況進行調查,了解到本地企業有大量的用工空間,為此,他們召集了縣內100多家上規模企業負責人召開座談會,了解企業的用工方向和標準要求,與企業商談合作定向培訓,今年為這些企業定向培訓電子電工、服裝車工、焊工、保安、超市管理人員、賓館服務等人員2000多人。
       4、訂單培訓。各縣(市、區)充分利用職業高中、就業中心和社會中介機構的就業渠道開展訂單培訓。如松陽縣與省火電公司、省送變電公司、新安江電力公司訂有長期合同,是三家公司的經濟協警培訓基地,每年為他們培訓上百名保安員。這種方式有利解決農村勞動力怕培訓后就業難的后顧之憂。
       5、來料加工培訓。這種培訓模式,培訓、就業都在家門口,上可敬老下可顧小,方便群眾,文化程度要求又不高,比較符合當前農村勞動力實際情況,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不失為解決當前“招生難”的一種良好方法。
       由于我市的培訓模式比較貼近市場、貼近農民、貼近實際,深受群眾歡迎。
       (四)監督管理與跟蹤服務相結合,提高培訓質量,促進農民就業轉移。
       自實施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以來,各地始終把提升培訓質量、優化培訓效果、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的中心環節來抓。
       1、整合各種培訓資源,加強培訓基地建設。按照“面向社會、公平競爭、合理布局、方便農民”的原則,各地整合教育、勞動力、經貿等部門及社會上的各種培訓資源,形成了以職業學校為主,以鄉村成校或其他社會辦學渠道為教學培訓點,以相關企業為技能培訓實習依托的培訓網絡。同時各地還制定了考核培訓機構績效的評價標準,組織人員進行不定期的檢查,達不到要求的及時取締,考核不合格員不予發放相關證書。對培訓項目實行招標,根據專業、費用、培訓后就業率等條件在定點培訓機構中進行招標,招標書在有關媒體上進行公布,由素質培訓辦公室進行評標,確定中標單位,簽訂有關協議,明確雙方義務、責任。通過規范培訓基地行為,達到提高培訓質量的目的。
       2、加強監督培訓過程,確保培訓質量。為了促進各地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市時加大了對各地培訓情況的核查力度,今年下半年(機構調整后)組織人員以電話隨機抽查、到學員就業地召開座談會、培訓現場等方式向學員了解學習、就業、費用,以及學習、就業過程中有那些困難等情況,指出存在的問題,與各地共同搞好培訓工作,提高培訓質量。各地為了提高培訓質量,力求做到訓前有計劃、訓中有檢查、訓后有核查。云和縣對定點培訓基地不僅認真抓好每期培訓班的訓前計劃審核,而且做到訓中跟蹤檢查,堅持普遍督查與重點抽查相結合、公開明查與臨時暗訪相結合,對培訓機構形成了有效的約束,有力地推動了培訓質量的提升。同時,對技能培訓,除了來料加工等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無等級的專業外,鼓勵其考取等級證書,財政按取得等級證書的人數與培訓機構結算培訓經費,這樣就迫使培訓機構注重提高培訓質量。
       3、創新培訓服務,促進農民就業。茅臨生副省長在全省“千萬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工作經驗交流會上指出:開展農民培訓,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農民的素質和技能,使農民能夠“轉移就業、穩定就業、提升就業”。而做好培訓服務工作,是實現能夠轉移就業、穩定就業、提升就業的關鍵。我市在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和經驗。如云和縣組建了63個各類服務組織,其中異地聯絡服務機構就有49個,為外出創業農民提供維權、信息、幫助協調經營過程中的困難等服務;成立了14個縣鄉(鎮)兩級農村勞動力轉移援助服務中心,為滯留在農村的老人、小孩提供幫助,以解決外出創業農民的后顧之憂;組建了一支170人的村級轉移工作聯絡員隊伍。一年來為農民解決了各種糾紛120多件次,該縣領導還先后八次120多名各級領導前往河南、湖南、湖北、貴州等省市慰問外出轉移開發的農民,做了大量的改善開發環境、維護合法權益的工作。遂昌縣強化了培訓后的服務網絡建設,把工作網絡向鄉鎮、企業延伸,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鄉鎮配合、企業參與”的服務工作體系;通過鄉鎮建勞動保護站,加強了勞動力市場建設,舉辦大型勞務招聘會等方式促進農民轉移。縉云縣今年拿出50萬元資金獎勵給介紹農民就業成績突出的中介組織。巾幗公司是坐落在青田縣海口鎮的一家縫紉工培訓基地,每年培訓縫紉工在600人以上,周邊鄉鎮的農民都慕名而來,除了該基地與外地服裝企業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就業不成問題外,巾幗公司在向企業輸送工人時,會代替企業和工人簽訂用工合同,明確企業在工人上班一個月后,將工人全年工資總額的70%打入巾幗公司的工人專用賬戶,由巾幗公司代發,合同還規定了用工企業和縫紉工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確保勞資雙方的權益。農民縫紉工認為,通過巾幗公司介紹出去打工,在工資上有保障,他們也放心。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素質培訓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也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培訓檔次還較低;培訓資源有待進一步整合;宣傳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培訓的基礎工作有待進一步規范。
       二、加強我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的建議
       1、突出培訓重點。一是要圍繞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抓好實用技術培訓。以農村合作社社員、經營大戶為重點,加大標準化和新技術推廣培訓力度。二是圍繞異地開發,開展創業能力提高培訓。進行農業異地開發是我市的傳統,也是**的優勢,加大對經營戶進行法律、法規政策和實用技能提高的培訓。三是圍繞就地就業開展技能培訓。加強與當地企業的聯系,加強合作力度,根據企業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針對農村婦女多、外出難的問題,開展來料加工培訓,使農村人力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四是圍繞特色勞務輸出,開展有針對性的轉移技能培訓,如出國務工培訓,工業園區用工培訓等。
       2、調整培訓結構。12月1日省政府在諸暨市召開全省“千萬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工作經驗交流會。茅臨生副省長在會議上指出:當前的重點仍然要放在主攻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上,把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培訓工作的主要目標。從這兩年培訓情況看,我市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比重偏高,尤其是一些一兩個小時的一事一訓、以會代訓,時間短、技術含量不高的培訓占了很大的比例,長期以往將不利于我市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因此,從2006年開始要調整培訓結構,提高轉移技能培訓的比重,由2005年占全部培訓計劃的21%,提高到占40%。同時,要進一步規范農業專業技能培訓的標準,提高培訓質量,重點加強對農村種養業專業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農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產品販銷大戶、農村經紀人等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專業農民
       3、強化培訓措施。一是加強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培訓。加大對獲取職業資格等級證書農民的補助力度,降低考級費用,強化考級服務,鼓勵和引導更多的農民參加職業技能鑒定。二是加強培訓基地建設。組織認定一批市級培訓基地,對認定的市級培訓基地,整合投入資源,進一步改善硬件設施,提高培訓檔次。三是創培訓品牌。從**實際出發,提高農業專業技術培訓的層次,打造農業實用技術品牌,按照農業產業分類,制定標準,達到要求發給專業證書,如食用菌專業證書、縉云養鴨專業證書等;以市級培訓基地為依托,著力打造**技工品牌。四是加大宣傳力度。宣傳交流縣(市、區)的工作經驗,以便相互借鑒提高;報道一批經培訓致富的農民典型,以此吸引農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報道一批辦得好的培訓示范基地,以調動培訓基礎的積極性;宣傳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的有關政策,讓農民了解、理解培訓政策,提高政策的透明度,營造良好的氛圍;擴大宣傳面,在省級和中央級的報刊、電視等媒體上發表介紹“**品牌”和培訓工作的報道。五是理順工作機制。六加大培訓投入。各縣(市、區)財政投入要逐年增加,對培訓所需的工作經費要給予保障。
        
       

    【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現狀分析與思考】相關文章:

    關于農村勞動力素質現狀的調查與思考08-12

    **市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的現狀及對策08-12

    XX市農村小康建設現狀調查與思考08-12

    縣勞動力轉移的現狀與思考08-12

    關于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實踐與思考07-23

    我縣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分析與思考08-12

    xxx鎮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總結08-13

    扎實深入開展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08-17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現狀、問題及對策08-1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婷婷中文字幕精品 | 亚洲激情五月天激情 | 亚洲女性午夜在线视频 | 亚洲日本香蕉观看观视频 | 午夜性色福利剧场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