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京大學學生就業及職業發展問題
2004年2月
目錄及要點
第一部分 調查情況介紹(2) 調查設計及樣本描述
第二部分 基礎數據及相關分析(3)
一,北京大學2004屆畢業班同學就業落實情況中期調查(3)
校園招聘開始3個月內,40%的同學就業已經落實,60%的同學尚未落實
博士畢業生對自己的就業更慎重
北京大學本科生就業情況和博士,碩士研究生有很大不同在于其大部分將會選擇繼續深造.這種特點是學校進行職業指導的重要依據.
二,北京大學學生擇業的第一標準調查(4)
"與興趣相符"為第一首選,"與所學專業相符"最少首選
男生對"收入高"比女生更敏感,女生對"職業穩定"比男生更敏感
三,北京大學學生的畢業期望月薪調查(6)
大多數同學具有很高的心理期望,43.8%的同學選擇了5000-8000元人民幣
同學對自己的月薪定位是綜合考慮了自己的學歷水平
女生對3000-5000元人民幣段的期望比男生更敏感,男生對8000元人民幣以上段的期望比女生更敏感
四,北京大學學生對學校在就業指導中作用的看法(8)
國家和學校現行就業指導體系和機構在學生就業信息獲取方面起著主導作用
非官方網絡在就業信息獲取方面越來越起著重要作用
大多數同學認為學校有義務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就業培訓和專業的職業生涯輔導
絕大多數同學認為學校不必為學生找不到工作負責
五,北京大學學生對于未來就業前景的預期(9)
31.6%的同學尚未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
學生大部分對未來充滿信心,但仍有不容低估數量的同學缺乏信心
需要重點對本科生和在讀碩士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幫助他們走出迷惘和擔憂
絕大多數學生對未來就業形勢感到悲觀
六,北京大學關于提高自我職業素質的看法和意向(11)
大部分學生認為求職前有必要進行職業傾向測試
多數學生愿意為職業傾向測試和求職技能培訓負擔一部分費用,其中本科生最積極
博士生對于職業傾向測試的需求耐人尋味地很高
學生的付費額度集中在100-400元人民幣之間
學校和社會在開展個性化的職業指導上尚有很大欠缺
第三部分 相關說明(15)
北京大學學生就業及職業發展問題
(僅針對本部常規本碩博學生進行調查,未含醫學部數據,也未含除常規本碩博之外的其它類學生數據)
2004年2月
第一部分 調查情況介紹
近年來,圍繞著高校學生就業及職業問題出現的熱門社會現象層出不窮,"就業難","出國熱","考研熱"都是具體的反應.尤其是隨著就業雙向選擇,大學擴招等政策的實施,高校學生就業心理預期,職業發展需求乃至高校對學生的職業指導等問題都面臨著新的挑戰.
北京大學歷來領風氣之先,其學生就業和學校的就業指導等都走在全國前列.如今,北京大學正在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而迅跑,世界一流的學生就業和職業指導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進行相關研究就顯得迫切.
本次調查作為"北京大學學生職業指導模式研究"課題的一部分,為整個研究提供基本數據支持.
調查采取抽樣問卷調查方式,問卷設計根據"北京大學學生職業指導模式研究"相關問題編定.為了方便調查,界定調查總體為北京大學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為了最大限度消除壞樣本(抽樣框嚴重殘缺,方便樣本)的影響,抽樣框借助于校本部和萬柳學區的所有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宿舍編號建立.所有上述宿舍進行統一編號,并根據宿舍床鋪的位置進行二級編號,保證所有在校學生都能包括進整個抽樣框.然后,在抽樣框中,根據隨機方式抽取相應數量的個體,然后在2004年2月21日進行入宿舍調查.下面是樣本描述.
共發放問卷1061份 回收有效問卷(總有效樣本數)976份,有效回收率 92% .樣本構成情況如下:
表1. 樣本性別比例(%)
男
女
57.4
42.6
表2.樣本專業比例
文科
理科
總樣本(%)
51.4
48.6
男生樣本占文/理科生樣本(%)
58.5
55.7
女生樣本占文/理科生樣本(%)
41.5
44.3
表3.樣本年級比例
年級
占總樣本比例(%)
本科非畢業班
15.9
本科畢業班
18.2
碩士非畢業班
19.7
碩士畢業班
18.3
博士非畢業班
11.1
博士畢業班
16.8
第二部分 基礎數據及相關分析
一,北京大學2004屆畢業班同學就業落實情況中期調查
本次就業落實情況調查為中期調查,2004屆畢業生的就業季節始自2003年11月20日開始大規模組織的校園招聘,2004年5月30日是規定的就業分配最后確定日,前后大約為6個月.本次調查日2004年2月21日處于前后各三個月的中點.下面為中期調查顯示的相關數據.
39.7%的同學就業已經落實(包括國內繼續讀書,到國外讀書,已找到工作),60.3%的同學尚未落實(見表4).本科畢業班,碩士畢業班,博士畢業班的"尚未落實"呈現線性遞增趨勢,分別為43.5%,62.9%,85%.(表4,圖1都有顯示,圖1更直觀).這一方面反映博士畢業生對自己的就業更慎重,另一方面的原因還在于46.2%的本科畢業生和17.7%的碩士畢業生已經落實了到國內外繼續讀書深造,而博士畢業生相應樣本數據皆為0.
38.5%的本科畢業生已經落實了在國內繼續讀書深造,這是北京大學高保研率的直接結果.7.7%落實了到國外繼續讀書,因為大部分國外高校還未發來接收通知,所以這一部分數據將會很快上升.由此看來,北京大學本科生就業情況和博士,碩士研究生有很大不同在于其大部分將會選擇繼續深造.這種特點是學校進行職業指導的重要依據.
表4:北京大學2004屆畢業班同學就業落實情況中期調查(截止調查日:2004年2月21日)
國內讀書
國外讀書
已找到工作
尚未落實
總畢業生(%)
17.4
6.6
15.7
60.3
本科畢業班(%)
38.5
7.7
10.3
43.5
碩士畢業班(%)
9.6
8.1
19.4
62.9
博士畢業班(%)
0
0
15
85
二,北京大學學生擇業的第一標準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41.1%的北京大學學生將"與興趣相符"列為自己第一擇業標準,其次為選擇"收入高"的同學(30.1%),再次為選擇"職業穩定"(16.3),選擇"與所學專業相符"的最少(12.5%).(見表5和圖2)
對于"收入高",本科畢業班,碩士生(包括畢業班,非畢業班)更加敏感,本科非畢業班和博士生(包括畢業班,非畢業班)相對不敏感.
對于"與所學專業"相符,博士生(包括畢業班,非畢業班)相對更加敏感,其它班次相對不敏感.與此正好相反,對于"職業穩定",博士生(包括畢業班,非畢業班)相對不敏感,其它班次相對更加敏感.(以上分析可見表5和圖3)
表5:北京大學學生擇業的第一標準(按年級比較)
收入高
職業穩定
與興趣相符
與所學專業相符
總樣本(%)
30.1
16.3
41.1
12.5
本科非畢業班(%)
10.8
19.9
59.1
10.2
本科畢業班(%)
30.8
17.9
43.6
7.7
碩士非畢業班(%)
39.3
16.5
31.1
13.1
碩士畢業班(%)
24.2
17.7
48.4
9.7
博士非畢業班(%)
8.1
6.2
62.2
23.5
博士畢業班(%)
5.4
4.9
59.6
30.1
如果對擇業第一標準進行性別比較研究,我們發現存在很特異性的現象:男生對"收入高"比女生更敏感,相應選擇為男生33.6%, 女生為20.8%; 女生對"職業穩定"比男生更敏感,相應選擇為女生25%,男生為13.1%.(相關數據參見表6和圖4)
表6:北京大學學生擇業的第一標準(按性別比較)
收入高
職業穩定
與興趣相符
與所學專業相符
總樣本(%)
30.1
16.3
41.1
12.5
男生(%)
33.6
13.1
40.2
13.1
女生(%)
20.8
25
43.1
11.1
三,北京大學學生的畢業期望月薪調查
調查數據顯示,對于畢業月薪,大多數同學具有很高的心理期望,43.8%的同學選擇了5000-8000元人民幣,35.2%的同學選擇了3000-5000元人民幣,20.2%的同學選擇了8000元人民幣以上,只有不到1個百分點的同學選擇了1000-3000元人民幣.(相關數據見表7和圖5)
本科非畢業班的同學對3000-5000元人民幣最敏感(67.8%),其它各班次的同學對5000-8000元人民幣最敏感,博士非畢業班的同學對8000元人民幣以上較其它班次的同學更加敏感.而本科生(包括畢業班和非畢業班)的同學對8000元人民幣以上較其它班次的同學不敏感,尤其是只有1.9%的本科非畢業班的同學選擇8000元人民幣以上.這反映了不同班次同學特異性的心理預期,說明同學對自己的月薪定位是綜合考慮了自己的學歷水平.(相關數據見表7和圖6)
表7:北京大學學生的畢業期望月薪調查 (按年級比較)
期望月薪(單位:元人民幣)
1000-3000
3000-5000
5000-8000
8000以上
總樣本(%)
0.8
35.2
43.8
20.2
本科非畢業班(%)
2.1
67.8
28.2
1.9
本科畢業班(%)
5.1
38.5
46.2
10.2
碩士非畢業班(%)
0
31.1
45.1
23.8
碩士畢業班(%)
0
33.9
45.2
20.9
博士非畢業班(%)
0
1.8
59.1
39.1
博士畢業班(%)
0
36.3
44.6
19.1
如果對畢業期望月薪進行性別比較研究,我們同樣發現存在很特異性的現象:女生對3000-5000元人民幣段的期望比男生更敏感,相關數據為女生44.4%,男生31.5%,男生對8000元人民幣以上段的期望比女生更敏感,相關數據為男生25.6%,女生6.9%.這說明女生對畢業月薪的期望較男生要低,結合整個社會的宏觀環境看,女生的月薪期望比男生更加客觀一些.(數據參見表8和圖7)
表8:北京大學學生的畢業期望月薪調查(按性別比較)
期望月薪(單位:元人民幣)
1000-3000
3000-5000
5000-8000
8000以上
總樣本(%)
0.8
35.2
43.8
20.2
男生(%)
0.5
31.5
42.4
25.6
女生(%)
1.5
44.4
47.2
6.9
四,北京大學學生對學校在就業指導中作用的看法
1,關于最有效的就業信息來源,49%的同學認為來自招聘會,21%的同學認為來自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兩項合計達70%,說明國家和學校現行就業指導體系和機構在學生就業信息獲取方面起著主導作用.
有12%的同學選擇BBS作為最有效的就業信息來源,表明非官方網絡在就業信息獲取方面越來越起著重要作用.(參見圖8)
2,絕大多數同學(89.8%)認為學校有義務提供就業信息,大多數同學(55.7%)認為學校有義務提供就業培訓,大多數同學(62.9%)認為學校有義務為學生提供專業的職業生涯輔導,(見表10和圖9),但僅有26.3%的同學認為學校應當為學生找不到工作負責.這表明:一方面,同學在就業問題上希望學校更多參與學生的就業指導,另一方面,同學自立意識很強,不認為學校應該為學生找不到工作負責,在就業問題上更看重個人的努力.(除特殊標明外,數據見表9)
關于是否學校有義務為學生提供專業的職業生涯指導,各班次同學的看法接近,即6成同學認為有,2成左右同學認為沒有.(見表10)
表9:北京大學學生對于學校在就業指導中作用的看法
看法
是
否
不好說
學校是否有義務提供就業信息(%)
89.8
4.7
5.5
學校是否有義務提供就業培訓(%)
55.7
23.1
21.2
學校是否應當為學生找不到工作負責(%)
26.3
49.8
23.9
表10:北京大學學生關于學校職業生涯輔導的看法
學校是否有義務提供專業的職業生涯輔導
是
否
不好說
總樣本(%)
62.9
23.4
13.7
本科非畢業班(%)
58.2
21.1
20.7
本科畢業班(%)
66.7
20.5
12.8
碩士非畢業班(%)
67.2
24.6
8.2
碩士畢業班(%)
59.7
27.4
12.9
博士非畢業班(%)
55.7
15.2
27.1
博士畢業班(%)
56.1
15.1
28.8
五,北京大學學生對于未來就業前景的預期
調查顯示,總共有31.6%的同學尚未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其中以本科生(包括畢業班和非畢業班)和碩士非畢業班"尚未明確"的比率最高,分別為36.3%,35.9%,39.2%,碩士畢業班和博士生(包括畢業班和非畢業班)"尚未明確"的比率相對較低,分別為19.3%,3.3%,9.4%.這說明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明確自己職業定位的比率在增加.(數據參見圖10)
調查顯示,大部分同學(71.6%)對自我職業前景表示"很有信息"或"比較有信心",但仍有28.3%的同學對職業前景表示"迷惘"或"很擔憂".這說明北京大學學生大部分對未來充滿信心,但仍有不容低估數量的同學缺乏信心.(見表11)
將對職業前景表示迷惘或和很擔憂的同學比率進行年級比較研究,我們發現,隨著年級的上升,迷惘和很擔憂比率呈顯著遞減趨勢(見圖11),這說明年級的增長同迷惘/很擔憂率是負相關關系.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有超過一半(54.6%)的本科非畢業班學生對職業前景感到迷惘和很擔憂,有33.4%的本科畢業班和32%的碩士非畢業班學生感到迷惘和很擔憂,(見表11和圖11)這說明今后北京大學需要重點對本科生和在讀碩士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幫助他們走出迷惘和擔憂.
表11:北京大學學生職業前景自我預期
很有信心
比較有信心
迷惘
很擔憂
迷惘/很擔憂總計
總樣本(%)
16.6
55.1
21.1
7.2
28.3
本科非畢業班(%)
9.1
36.3
45.5
9.1
54.6
本科畢業班(%)
12.8
53.8
28.2
5.2
33.4
碩士非畢業班(%)
12.3
55.7
24.6
7.4
32
碩士畢業班(%)
29.1
53.2
14.5
3.2
17.8
博士非畢業班(%)
27.2
56.5
12.2
4.1
16.3
博士畢業班(%)
23.7
66.7
4.8
4.8
9.6
在對未來就業形勢的預期中,73%的同學認為未來就業形勢會更嚴峻,14%的同學認為將和現在差不多,僅有5%的同學認為會好轉.這說明學生對未來就業形勢感到悲觀.(見圖12)
六,北京大學關于提高自我職業素質的看法和意向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61.7%)認為求職前有必要進行職業傾向測試.其它38.3%的同學認為沒有必要進行職業傾向測試或不好說.這說明求職前的職業傾向測試是非常必要的,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應該更多地側重該方面.(見表12和圖13).
表12:北京大學學生關于職業傾向測試必要性的看法
在求職前是否有必要進行職業傾向測試
是
否
不好說
總樣本(%)
61.7
19.9
18.4
本科非畢業班(%)
78.1
2.2
19.7
本科畢業班(%)
58.9
17.9
23.2
碩士非畢業班(%)
64.8
22.1
13.1
碩士畢業班(%)
59.7
19.4
20.9
博士非畢業班(%)
50.2
16.2
33.6
博士畢業班(%)
54.9
15.1
30
對認為有必要進行職業傾向測試的學生比率進行年級比較研究,我們發現,隨著年級的增加,認為有必要的學生比率呈單調遞減趨勢.這說明,年級越高,對職業傾向測試的需求越低,但我們還發現所有年級中比率的最低值也超過半數(博士非畢業班,50.2%),可見所有年級對職業傾向測試的需求都是很大的.
調查進一步發現,學生對于接受職業傾向測試和求職技能培訓愿意負擔一部分費用.總計有51.6%的同學愿意為求職前的職業傾向測試(包括性格,職業興趣等系列測試)付費.總計有62.9%的同學愿意為求職技能培訓付費.(見表13和表14)
本科非畢業班學生有高達71.2%愿意為職業傾向測試付費,高達88.1%愿意為求職技能培訓付費,可見其需求程度之高.(見表13和表14)
表13:北京大學學生對職業傾向測試的費用承受
在求職前為職業傾向測試(包括性格,職業興趣等系列測試)能夠承受多少錢 (單位:元人民幣)
0
100-400
4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愿意付費總計
總樣本(%)
48.4
43.8
4.3
1.6
1.9
51.6
本科非畢業班(%)
28.8
71.2
0
0
0
71.2
本科畢業班(%)
51.3
35.9
5.1
25.6
5.1
48.7
碩士非畢業班(%)
42.6
48.4
4.9
1.6
2.5
57.4
碩士畢業班(%)
64.4
32.3
32.3
0
0
35.6
博士非畢業班(%)
33.3
56.7
5
5
0
66.7
博士畢業班(%)
35.5
54.5
5
5
0
64.5
還有一個比較耐人尋味的特點是,我們發現,博士生(畢業班,非畢業班)對于職業傾向測試的需求也很高,幾乎快趕上本科非畢業班的需求度.其原因尚有待進一步分析.(見圖15,非常直觀地反映了這一現象.)
對愿意為求職技能培訓付費的學生比率進行年級比較分析,我們發現,同樣存在著隨著年級增高,付費需求單調遞減的趨勢(見圖16)
表14:北京大學學生對求職技能培訓的費用承受
能夠承受多少錢接受求職技能培訓(單位:元/人民幣)
0
100-400
4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愿意付費總計
總樣本(%)
37.1
42.9
11.4
5.5
3.1
62.9
本科非畢業班(%)
11.9
50.1
29.1
8.9
0
88.1
本科畢業班(%)
23.1
48.7
15.4
7.7
5.1
76.9
碩士非畢業班(%)
35.2
44.3
10.7
5.7
4.1
64.8
碩士畢業班(%)
51.6
33.9
8.1
3.2
3.2
48.4
博士非畢業班(%)
39.8
40.9
0
19.3
0
60.2
博士畢業班(%)
44.2
51.3
4.5
0
0
55.8
進一步研究我們發現,對于職業傾向測試和求職技能培訓,無論哪一個年級的學生,其付費額度都集中在100-400元人民幣之間.
相關研究還涉及到當學生遇到職業困惑時首先會想到誰或什么機構,有58%的同學首先會想到同學和朋友,14%會想到父母,12%會想到長輩或親屬,9%會想到其它,僅有7%會想到有關的專業咨詢專家或機構.這說明學校和社會在開展個性化的職業指導上是有很大欠缺的.
第三部分 相關說明
本調查為"北京大學學生職業指導模式研究"課題而設計,所有數據用來支持課題研究.本的數據及其分析為數據的直接分析,深層次分析在課題論文中展開.
在調查過程中,分工如下:田雨同學作為課題總負責人,負責調查總設計,數據分析,報告撰寫;田志同學負責問卷發放,回收,報告后期修改,并參與了問卷設計;榮煜同學負責問卷設計,修訂和預調查;劉娟鳳同學參與了數據分析和報告后期修改.此外,許月華,鞠慧,羅穎同學參與了問卷發放和回收,在此表示感謝.
【北京大學學生就業及職業發展問題】相關文章:
現階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問題及對策——基于入學與就業的視角08-26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心得體會04-21
大學生職業發展就業指導心得體會04-28
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心得體會04-15
自謀職業退役士兵就業問題的思考08-12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心得體會9篇04-21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心得體會(9篇)04-28
大學生職業發展就業指導心得體會9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