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人口轉移中的棘手問題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農業人口轉移中的棘手問題
所有經濟發達國家在其發展過程中,農業現代化之后必然會遇到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問題,中國也不例外必然會遇到這個問題,農業人口的轉移就是農業人口的城市化,所不同的是中國的問題可稱為世紀難題。有統計表明我國農村勞動力約4.8億人,農林牧漁業實際需要的勞動力只有1.7億人。目前約有1.6億—2億農村勞動力轉向非農產業和城鎮就業。我縣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的有近10來萬。因此城市化過程中有三個特別棘手的問題,第一需要轉的人口多,約有1.6億-2億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這個數字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2.3-15.4%,比日本全國人口總數1.26億還多出許多。第二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就需要對城市進行建設,無論是改造現有的城市,還是進行小城鎮的建設,中國的耕地十分緊缺,因此需要用少量的土地解決大批農業人口的轉移,因此困難十分大。第三,中國城市人口已經開始老齡化,整個城市的社會保障體系非常脆弱 ,因此農業人口向城市轉移之后,城市的社會保障問題更為突出,這是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近十幾年的實踐,現在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方法主要是農民背井離鄉到城市打工,到城市中從事餐飲以及服務業。其中從事建筑業的人口最多,其次是加工業。農民遷徙到城市,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成為城市的邊緣人口的成本十分高。也有統計顯示2002年,全國外出農民工的年平均收入約為5444元人民幣,而當年全國城鎮居民年平均消費支出為6030元。農民工當前的收入水平還無力承擔城鎮住房、子女教育和其他消費支出,更談不上在大中城市定居。在短期內要靠發展大中城市轉移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不現實。這種轉移的過程農民并沒有實現正真正意義的轉移,農民的根還是在農村,每年往返于農村與城市的代價,特別是春節前后民工流所形成的壓力,也體現了這種成本的昂貴。 去年一號文件之后,有許多地方出現了民工荒,實際上不是真正的民工荒,而是由于打工的成本的高昂,農民得不到真正的實惠,農民寧可在農村種地,因為政策的傾斜使得農民感到回鄉種地也能提高收入。但是無論是減稅免稅,保護農產品的價格都無法使得農民的收入迅速提高,原因還是由于中國的農業發展中實在不需要這么多勞動力,因此轉移出來還是必需的。 今年的一號文件中第一次把農民工作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提出。這是要實現農業人口真正轉移的信號,可是所面臨的問題非常多,從工資待遇、勞動與社會保障到子女就學,醫療和住房等等眾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僅僅是一個戶口問題可能也不是一個徹底解決的方案。所有的困難都在于城市本身的社會保障體系都不盡完善,處于一個極為脆弱的境地。 要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城市就必須下大力氣去解決城市的社會保障問題。如果政府把可支配的資金用在裝潢城市的門面,用于城市形象,而且為了形象、面子不在乎能花多少錢,如果把精力放在這方面,我想這是一個事倍功半的事情,而且往往是適得其反。相反如果城市的發展的決策者能夠把精力、資金集中到城市的社會保障方面來,效果肯定不一樣,城市保障體系的健全會大大地促進城市的發展,這個道理并不費解,只是認識能不能轉變是一個關鍵。 小城鎮的建設是減輕城市壓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過去的經驗教訓是這種發展決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精確評估每占用一畝土地所能吸引的資金投入,解決勞動力的人數以及由此形成的國民產值的諸多的指標。經濟發達的地區,大城市的郊縣可以進行這種建設,它既能解決城市發展過快所帶來的壓力,又能創造豐厚的經濟回報,同時解決了農村人口的轉移。這條路的風險在于是否能用有限的耕地并能獲得更豐厚的經濟回報。試圖用行政命令解決小城鎮的建設是從根本上違背了這條路子的本意,因此是得不償失的,這是決策的失誤,并非是小城鎮建設路線的過錯。農業人口轉移中的棘手問題一文由www.baimashangsha.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農業人口轉移中的棘手問題】相關文章:
農業人口轉移中的棘手問題08-15
應對棘手問題,面試致勝的幾個“訣竅”08-15
如何回答十個最棘手的面試問題08-17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現狀、問題及對策08-15
棘手的鬼丫頭_小學作文05-03
幼兒繪畫評價中的問題與對策08-24
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及建議08-17
口語交際教學中的問題與思考08-17
關于《祝福》中的幾個問題08-17
校長如何對待管理中的“問題”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