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研報告>縣行業協會發展現狀與思考

    縣行業協會發展現狀與思考

    時間:2023-02-24 14:22:08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縣行業協會發展現狀與思考

        行業協會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加強行業協會建設、推進行業協會發展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本文就推進我縣行業協會的建設和發展作一些探討。
       一、我縣行業協會基本現狀
       行業協會具有民間性、不以營利為目的和自愿結合性三個顯著特征,屬于社團組織范疇。1989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使我國民間社團進入了一個規范、有序的發展時期。1998年10月,國務院又頒布了修改后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使我國民間組織和管理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政府機構改革的不斷推進,尤其是部分工業管理部門被撤并和職能轉變后,一些社團組織(行業協會)應運而生。截至2003年底,全縣登記在冊的社會團體128家、民辦非企業單位56家,其中行業協會25家、工業行業協會3家,如:建筑行業協會、石油行業協會、紫菜行業協會、建材行業協會、煤炭行業協會、供銷商業行業協會、法律服務者協會、福利企業管理協會、律師協會、農業產業化經營協會、質量技術監督協會、新聞工作者協會、文蛤行業協會、廣告行業協會等,wmxz.cn這些行業協會分布在一、二、三產的諸多行業,已逐漸承擔起為會員提供公益性服務和行業自律管理的責任,在我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得到了社會的認同。
       二、我縣行業協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縣國有及縣屬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到位,對改制后的企業實行了屬地管理,政府職能由微觀管理向宏觀指導逐步轉變,廣大企業迫切需要一個介于政府和企業之間的組織來協調、規范行業內部的經濟行為,行業協會的建設和發展也越來越受到政府和基層企業的關注。但勿庸諱言,由于我縣行業協會尚在起步發展階段,加之法律、政策尚不配套、管理機關人員配備不齊等因素制約,我縣行業協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行業協會大多由行業主管部門發起成立,協會的理事長或會長大多由政府部門的領導兼任,難免有“官辦色彩”和“政會不分”之嫌;二是行業協會職責不清,未能按《協會章程》履行權利和義務,而是靠行政推動,遵照“長官意志”組織一些行政色彩濃厚、會員單位缺乏興趣的活動,協會活動不正常,缺少凝聚力、號召力;三是行業協會活動經費匱乏,無固定工作人員。大部分行業協會的經費靠行政部門支持,人員由行政部門的公務員兼任,由于活動開展不正常,缺少吸引力,會員單位若即若離,導致會費收繳不足,只能靠舉辦培訓班、拉贊助獲得經費來源,企業頗有微詞;四是經費上難以自主,建設上難以自治,工作上難以自立。由于行業協會大多依附或掛靠行政事業主管部門,而我縣行政、事業部門經費統一納入縣財政(會計中心)統一管理,協會的經費也隨之納入財政統一管理,經費上難以自主,該辦的事難以迅速決策去辦,導致協會內部建設上難以自治、工作上難以自立。
       三、行業協會發展中的幾點啟示
       盡管我縣行業協會在發展中還存在諸多缺失,但也不無閃光之處。如東縣紫菜行業協會成立三年多來的成功實踐和探索,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第一,基層企業是行業協會發展的動力源。我縣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養殖條斑紫菜,到2001年,經過30年的發展,全縣紫菜產業已初具規模,紫菜育苗面積3萬m2,養殖面積2.7萬畝,紫菜加工企業發展30多家,有加工機組48臺套、二次加工生產線5條,年產值近億元,初步形成了育苗、養殖、加工及加工機械維修配套的產業鏈,紫菜產業已成為我縣的特色產業和沿海漁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但與此同時,企業規模偏小、技術薄弱、信息不暢、品牌意識差、無序競爭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對此,以海達水產食品公司董事長蔡守清為首的一批有識之士深感憂慮,為使紫菜業避免重蹈鰻苗、對蝦等產業的覆轍,由海達、光華、海益、東源等四家公司共同發起并出資,成立了由全縣23家紫菜養殖加工企業為會員的如東縣紫菜行業協會,其宗旨是信息共享、技術交流、行業自律、價格保護、一致對外。目前,協會已發展會員企業80家,其中縣內71家、啟東市8家、海門市1家。
       第二,提供服務是行業協會發展的重要途徑。行業協會是一個具有“雙向選擇、自愿入會”的松散型民間組織,怎樣才能把眾多會員單位整合成一個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聯合體,縣紫菜行業協會為我們摸索出了一條很好的途徑。紫菜行業協會組建之初,就把“服務企業、服務行業”作為協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是開展技術培訓服務。協會常年聘請國內外專家為技術顧問,每年舉辦技術培訓不少于四次,參培人員數千人次。生產關鍵季節組織專家到現場巡回指導,普及技術,實地解決生產中的難題。2003年7月,邀請日本日網株式會社和渡邊機械株式會社技術人員舉辦講座;2003年12月,邀請南通進出口檢疫檢驗局技術人員就《江蘇省干紫菜等級規格標準》進行講座培訓。二是積極推廣實用技術。協會成立后,積極推廣紫菜冷藏網技術操作規程,組織技術人員現場輔導、巡回指導。目前,這一實用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在全縣的覆蓋率達100%,不僅使每畝鮮菜產量提高30~40%以上,而且使紫菜的品質也提升了一個檔次,全縣紫菜加工產品A級率提高30%以上。建會以來,還推廣了紫菜養殖新品種、新項目5個。三是規范行業秩序,倡導行業自律。協會成立前,行業內部爭資源、搶客戶、盲目生產、降價銷售的現象屢屢發生,嚴重危及了全縣紫菜產業的健康發展。協會成立后,首先,興辦了紫菜交易市場,并制定了紫菜交易市場實施細則;其次,代省紫菜協會草擬了江蘇省紫菜等級標準(初稿),制定了統一的質量標準,并在全省率先試行;再次,協會會員單位的產品一律進市場交易,禁止場外和私下交易。逐步建立了紫菜行業自律機制,抑制了無序競爭,得到了生產加工企業和客商的歡迎。四是應對貿易壁壘,捍衛行業權益。日本市場年條斑紫菜銷售量高達100億張,但由于日本采取配額分配和許可證制度,致使我國紫菜無法進入日本這一龐大市場。這一做法明顯違反了WTO有關規定,構成了對我國紫菜出口日本的歧視性貿易壁壘。如東縣紫菜行業協會和省內同行一起,為捍衛行業權益,向國家商務部提出了調查申請,今年2月25日商務部正式接受調查申請,4月22日商務部16號公告宣布立案調查。由于協會前期做了大量的調查取證工作,得到了企業的廣泛支持,為打贏這場國際官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必將使中國紫菜沖破貿易壁壘,打進日本市場。五是收集行業信息,及時反饋傳遞。協會組織專人收集紫菜行業的市場走勢、價格波動、技術、質量、標準等方面的情報信息,并進行分析、整理編發“如東紫菜業信息”,每月一期,及時向會員單位和相關部門提供信息,得到了會員單位的一致好評。
       第三,搭好平臺是行業協會發展的有力支撐。行業協會是市場經濟的產物,運作和發展也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如東縣紫菜行業協會以資金為紐帶,由80多家會員單位共同出資1000萬元組建了“如東天一紫菜交易市場”,一期工程建有干紫菜儲藏庫6500多m2,一次儲藏能力達8萬箱,交易大廳面積達1700m2,展樣廳、商檢中心、校樣室、會員室、商務中心、多媒體顯示設備等配套齊全,是目前中、日、韓等紫菜生產大國專業市場中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的紫菜交易市場。今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五次交易會,成交干紫菜6.3萬余箱,占進場數的77%,成交額達5000余萬元,成交客戶14家,至7月底,市場交易貨款基本結清。平均紫菜價格由去年同期的15元/百張上升到今年的18.95元/百張,提高了26.3%,為全縣紫菜生產加工企業增收1500多萬元。紫菜交易市場的建立,不僅為廣大生產加工企業提供了一個公平、公正、有序競爭的發展平臺,而且為行業協會提供了一個為會員單位開展信息咨詢、提供代理、按市場規則組織交易的服務平臺。同時,按成交額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既體現了交易市場的公正、嚴肅性,又較好地解決了交易市場的運作費用和協會服務的經費來源問題。真可謂一石數鳥,皆大喜歡。
       第四,政府部門的引導服務是行業協會發展的有力保障。行業協會的組建和發展,企業是主體,但同時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支持。是出人、出力、出資、大包大攬,還是準確定位、提供服務,縣紫菜行業協會的業務主管部門——如東縣海洋與漁業局探索出了一條很好的思路。2001年初,蔡守清等企業老總提議組建縣紫菜行業協會,立即得到該局領導的支持,分工一名副局長協助籌建工作,幫助企業到社團管理登記機關進行咨詢,協助制定了“協會章程”,引導生產加工企業加入協會,及時傳遞政府的有關要求。協會組建后,僅派一名分管局長擔任協會理事,協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等均為企業老總。2003年初,協會提出興辦紫菜交易市場,縣領導和局領導協助跑項目、選址、協調各方面關系、動員企業加盟,給予了大力支持,局機關也僅有一名分管局長以協會理事的身份在交易市場提供無償服務。政府部門定位準確,把握適度,為協會的運作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計名利得失,傾心盡力支持協會工作的務實作風,贏得了協會會員單位的稱贊。
       四、推動我縣行業協會發展的幾點設想
       1、行業協會必須政會分離,與行政或行業主管部門逐步脫鉤。行業協會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才能不斷發展、有所作為。一是新設立的行業協會,必須按照《社團登記管理條例》所規定的條件,由5個以上企業發起,有50個以上個人會員或30個以上單位會員,有固定的場所和合法的收入來源,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同時,行政事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原則上不得兼任行業協會的理事長或會長。要從嚴把好登記注冊關,促使政會分離。二是對已設立的行業協會,在年檢時,按照上述條件從嚴審核檢查,對已由行政事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兼任行業協會理事長或會長的,勸其在兩至三年內通過換屆、改選、增補等方式逐步退出,不再兼任。三是加強全縣行業協會發展的規劃工作。對經營和業務活動相近的行業,不再新設,勸其加入已設立的行業協會;對活動不正常、經費無著落的行業協會勸其清算注銷;對設立符合《條例》規定、活動開展正常、社會影響較大、會員凝聚力較強的行業協會,幫助其總結推廣經驗做法,以典型引路,促使行業協會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2、業務主管部門必須加強對行業協會的業務指導和服務。對行業協會的組建、職能、業務活動范圍以及涉及行業發展的行業規劃、行業自律、行業咨詢服務、行業協調、行業培訓等提供業務上的指導。縣計經委作為全縣經濟綜合部門要盡快根據產業發展和行業分布情況,明確行業管理職能科室,加強對行業協會的業務指導和服務,明確行業協會的主要職能,尤其是要加強政府部門職能轉換中逐步弱化的、可轉由行業協會自律管理的這部分行業協會的建設,真正使行業協會有名、有實、有序、有為。同時要積極引導相關行業的龍頭企業發起,成立行業協會或同業協會。
       3、鼓勵行業協會興辦經濟實體。政府部門通過政策引導、放寬經營領域等措施,鼓勵行業協會興辦技術咨詢、業務培訓、產品交易、課題攻關等有償服務實體,完善為會員服務的體系,在提高行業協會凝聚力、向心力的同時,解決活動經費來源。
       4、支持協會自主開展業務活動。遵循行業協會“自主、自治、自養”的原則,逐步將行業協會的經費管理退出政府部門統一管理范圍,讓其獨立自主開展業務活動。審計部門加強審計,財政部門加強監督,民政部門加強年檢審查,規范其經費來源、使用等行為。以充分調動行業協會的積極性,發揮行業協會在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其健康運行,為如東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縣行業協會發展現狀與思考】相關文章:

    縣豆瓣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思考08-12

    ##縣農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08-12

    縣勞動力轉移的現狀與思考08-12

    縣基層文化建設的現狀與思考08-12

    縣農村消費品市場發展現狀難點及對策思考08-12

    ***縣脫水蔬菜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對策08-12

    *縣發展現代農業的實踐與思考08-15

    ***縣脫水蔬菜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對策08-15

    貧困型縣醫院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08-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尹人香蕉99久久综合网站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