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實施日援糧食增產項目工作總結
我縣自二○○一年被列入日本政府對華糧食增產援助項目以來,已連續實施了四年。在省農業廳、商務廳國際合作處及市農業局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以及項目成員單位的緊密配合下,項目資金到位非常及時,項目實施進展相當順利,項目實施所產生的效益十分明顯,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項目區農民的高度贊賞。 一、項目實施后所取得的成效 我縣運用日援資金在長界鄉茅坪村建立了茶葉示范場,通過對項目區茶園的低產改造、品種改良和擴大規模以及引進先進設備、加工工藝流程的改進,不僅使項目區農民得到了好處,而且通過示范帶動,促進了全縣茶葉產業的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茶葉面積擴大了。該項目區九十年代有茶葉1000余畝,但后來由于資金短缺,忽視培管,致使90%的茶園荒廢。幾乎無茶葉可采摘。二○○二年我們運用外援項目資金在長界鄉茅坪村建立高標準茶葉示范場后,通過三年的努力,對該鄉的老茶葉進行全面墾撫、改造,對劣質品種實行了品改。截止目前,全鄉擁有可采摘茶葉面積600余畝。實行品種改良100畝,新開發良種茶園150畝,共計850畝。在項目的示范帶動下,全縣改造低產茶園2000余畝,新擴良種茶園1200畝。 2、農民種茶認識提高了。通過項目的實施和技術培訓,農民看到了種茶的希望,學會了生產管理技術,一部分青年農民在茶葉加工廠還學會和掌握了加工制作技術。今年農民種茶的積極性大為高漲,他們自籌資金新開發茶園50畝。他們感慨地說:“有農業局的技術和茶葉加工廠,我們種茶無顧慮,一不愁技術,二不愁銷路,這真是一條致富路。” 3、各級領導的觀念轉變了。通過項目的實施和各級領導到現場視察和指導,他們看到了示范場所起到的應有作用,在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上發生了變化。把茶葉列為我縣五大特色農業之一,成立了茶葉指揮部。建立了發展茶葉產業的良好機制。尤其是鄉村領導,他們主動來農業局申報茶葉產業項目,積極要求對老茶園實行改造,愿意提供良好地外部環境。他們說:“只要農業局愿意來,一切都好說。” 4、農民收入增加了。項目建成投產僅三年,項目區農民每年通過勞動用工得到收入,據不完全統計,茅坪村1100農民三年累計收入39萬元,人平增收354元,基本擺脫了貧困。同時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的糧食也相應得到增加,完全能解決農民的吃飯難。農村的社會治安也相對穩定,社會治安案件比前些年下降60%,農民的衣食住行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通信覆蓋率達55%,單騎摩托近100輛。村委會對孤寡老人也有能力照顧,確保了一方平安。 5、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轉化。該項目實施后累計投工投勞(包括農民采茶)57000多個,按一個勞動力每年平均勞動280天計算,相當于200多個勞動力就業。一些在外打工的中年男女自愿回到當地參加茶園開發、采摘、加工等。同時把自家的幾畝稻田也種好了,糧食產量也提高了。又促進了養殖業的發展,全村共飼養生豬1500余頭、山羊1000余只。 6、良好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自茶葉示范場建立后,通過我們的宣傳發動,講清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和作用,農民認識提高了,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增強了,砍柴、砍樹少了。農民的沼氣池增多了。全鄉已建有沼氣池56口,有效地保護和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7、茶葉產品質量提高了。在高級農藝師謝長清的精心指導下,我們的茶葉在上海國際茶文化節評比中榮獲新品名茶金獎,在成都舉辦的30多個國家的茶葉評比中獲世界名茶銀獎,在中國星沙杯評比中獲金獎。在示范場的帶動下,2004年全縣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10萬畝,其中茶葉3萬畝,已完成無公害農產品(茶葉)產品認證5個,弘沅茶場選送的樣茶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具備了有機茶的標準。同時省農業廳確定將弘沅茶場定為環境監測點。茶葉無論從外觀還是內質均受消費者的歡迎。 8、確保了農業局機關工作的正常運轉。項目建成投產后,農業局本身也得到了一定好處。一是通過銷售得到了收入,三年總產值達到108.7萬元,實現利潤30.4萬元,為彌補行政事業經費不足發揮了作用。二是通過項目實施所產生的效益,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增加了對項目的投入。近兩年財政撥入支農資金30萬元,用于擴大規模,實施農民技術培訓。與此同時財政也增加了我局農業事業經費。三是干部職工對茶場入了股,也實現了分紅計劃。因此干部職工對辦好茶葉示范場也充滿了信心,促進了農業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形成了領導、干部、職工、農民同心同德抓產業開發的良好氛圍。 二、認真扎實工作是完成項目計劃的重要保證 日援糧食增產項目是我縣第一個農業外援項目,為了嚴格按照《湖南省日本政府對華糧食增產援助項目管理辦法》的要求實施該項目,我們在工作上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1、迅速組建項目領導小組。項目計劃批復后,我們及時成立了由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任組長,農業、財政、計劃、審計、外經貿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單位的日援糧食增產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農業局長兼任。四年來由組長牽頭,每年定期組織成員單位主要領導深入項目區實地調研和指導,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和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對項目資金的使用實行不定期審計。縣四大家領導也分別對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視察。 2、科學論證,合理規劃。為使日援項目在沅陵發揮真正效益,我們召集全縣相關科技人員深入農村調查,選擇項目適宜地,召開座談會充分聽取專業技術人員意見,進行反復論證,大家一致認為,茶葉是沅陵的優勢產業,一是沅陵產茶歷史悠久,有“唐代貢茶”之稱。二是面積大,全縣茶葉總面積已達3.8萬畝。三是技術力量雄厚。四是有項目資金作保障。五是效益顯著。在合理規劃上,我們始終堅持“突出特色產業,突出農民利益,突出科技先行”的原則,把項目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長作為實施項目必須達到的目的。確定長界鄉茅坪村為項目區,既符合日援項目管理辦法的規定,又符合沅陵實際。 3、建設高標準茶葉示范場。按照項目的要求,一是在項目區改造低產茶園共600畝,實行品種改良100畝,高標準新開良種茶園150畝;二是新建高標準名優茶加工廠房560平方米,引進國頒標準有機茶加工機械40臺件;三是投入餅肥350噸,用于茶園培管,提高肥力;四是架設高壓電線路1000米,建蓄水池3個60立方米,鋪設水管1600米,修工作道1500米,示范場水電路暢通。有效地保證了項目正常實施。 4、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素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了增強項目區農民的科技意識,運用科技致富手段。我們在項目區及全縣舉辦了不同類型的科技培訓班。一是在項目區舉辦茶農培訓班3期,參訓達1160人次,主要培訓內容是名優綠茶發展前景及其市場,新茶園開發的標準與質量,低產茶園改造和品種改良的作用極其操作技術,怎樣采茶,茶葉加工的基本操作程序,茶葉育苗技術要點。二是舉辦全縣各大茶場加工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2期,參訓135人次,主要培訓內容為:茶葉機械的性能及操作規程;茶葉加工的標準質量要求;茶葉包裝及貯藏技術。三是項目管理人員參加了農業部外經中心在昆明舉辦的外經項目申報與資金管理的培訓班。四年共投入培訓資金5.7萬元,印發資料2100份。通過培訓增強了茶農科學種茶的意識,提高了種茶積極性。提高了加工人員的技能,基本統一了全縣茶葉加工的標準和質量。提高了項目管理人員對項目管理的能力。 5、加強項目資金的使用與管理。按照《日援糧食項目管理辦法》結合我縣實際,在項目資金的使用與管理上堅持“無償援助、有償使用、滾動發展”的原則。一是設立項目專賬,由日援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專賬。建立WFP專戶,堅持做到專款專用,專戶儲存,專人專賬管理,一支筆審批。二是按照項目實施計劃分期投入。到二○○四年底止,省撥項目資金222萬元。自籌資金30萬元,我們根據項目實施進度,實行有計劃、有步驟的分期投入辦法,保證項目資金足額到位,項目實施順利進行。累計投入項目資金192萬元。三是加強項目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控制非生產性支出,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報請縣審計局審計,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真正做到項目資金專款專用。四是按要求完成循環資金回收60萬元。 6、樹立形象品牌,創造一流質量。企業的生存、發展與否關鍵靠運用科技手段,創造一流質量,企業的產品質量就是生命。在省廳的關心支持下,在高級農藝師謝長清同志的精心指導下,我們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從源頭抓起,禁止施用無機農藥、肥料,排除一切污染源,防止加工期間的二次污染,引進全套不銹鋼加工設備,杜絕包裝過程中出現的第三次污染。工藝進一步改進,對加工生產的茶葉堅持分級標準,對不合格產品一律不準入庫。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7、積極推行產品質量認證。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們在抓好全縣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的同時,積極推行產品質量認證,弘沅茶場率先送茶樣到省檢測中心,經檢測各項指標合格。于二○○四年獲農業部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在示范場的影響下,全縣有5個茶葉生產企業獲得農業部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證書,今年我們又申報了“QS”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為茶葉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三、存在的問題 根據《湖南省日援項目管理辦法》對照我縣日援項目實施情況,我們認為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項目實施后,規模效益不十分明顯。日援項目在我縣實施雖然在項目區產生了一定的效益。但在示范、帶動輻射全縣茶葉產業發展問題上還缺乏廣泛性,如何做強做大全縣茶葉產業其思路不寬,辦法不多,效果不十分明顯。 2、示范場經營機制滯后,缺乏戰略性轉變。由于經營機制滯后,一時難以形成龍頭企業。對整合全縣茶葉企業就難以發揮應有的帶頭作用。企業本身效益較低,就更難帶動全縣茶葉企業的發展。 3、資金投入的回報率不是很高。四期項目資金總投入達到 萬元,而三年的茶葉產值僅108.7萬元,與高效企業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四、今后的打算與請求 1、鞏固日援增糧項目成果。運用項目所產生的效益鼓勵農民自籌資金發展茶葉產業,擴大良種種茶面積,提高茶葉產品質量,增加茶葉產值,提高農民收入。 2、完善經營機制,搞活流通。提高茶葉市場占有率,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長。 3、整合茶葉企業,樹立茶葉優勢品牌的形象。建立產值過500萬元的龍頭企業,逐步實現茶葉產值占農業總產值60%以上。 4、請求省廳繼續支持。在日援項目結束后,利用其它外援項目予以扶持,使之我縣茶葉產業得到更大發展,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沅陵縣日援項目領導小組 沅 陵 縣 農 業 局 二○○五年六月十日縣實施日援糧食增產項目工作總結一文由www.baimashangsha.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縣實施日援糧食增產項目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落實糧食增產行動情況報告08-23
關于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情況的匯報08-12
關于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情況匯報08-15
##縣陽光工程項目實施方案08-13
巧借三種力量促進糧食增產工程總結08-13
縣關于國家投資土地整理項目實施情況匯報08-12
縣項目工作總結匯報08-16
糧食先進縣匯報材料08-12
援疆干部援疆三年工作總結08-12